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銀行佈局醫院掛號支付業務

  • 發佈時間:2015-02-27 01:10: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排隊1小時、和醫生交流5分鐘、拿藥排隊又半小時……這種看病經歷已經成為不少去醫院看病的患者心中“不能言説的痛”。在“看病難”這一大背景下,多家商業銀行與知名醫院探索銀醫合作項目,通過自助掛號、自助繳費,來實現對銀行客戶的增值服務。而在移動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這一業務也更具新的內涵。

  多家銀行積極佈局銀醫合作

  一些金融業巨頭正在悄然進軍醫療行業。最近,銀聯“現代醫院”綜合支付服務率先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通應用。據銀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使用“現代醫院”服務後,拿出手機註冊並綁定銀聯卡後,就能隨時預約醫院的門診時間,按預選時間直接去就診區簽到候診即可。就診結束後,醫生輕點滑鼠,所有費用支付便在開出檢查單和取藥單時同步完成。

  這並不是近年來銀醫合作的首例事件,多家銀行早已對醫療行業這塊業務虎視眈眈。

  中國銀行佈局銀醫合作較早,其推出了相關業務品牌——“醫達通”。據介紹,“醫達通”主要業務包括預約掛號服務和自助就醫服務,患者可在醫院外提前利用中國銀行網上銀行、自助設備、電話銀行、手機APP等多種渠道,辦理預約掛號服務;在醫院內,患者則可以利用放在醫院的自助設備,完成辦卡、掛號、繳費、列印就診單據等一站式服務。與此同時,中行還與國家衛計委聯合發行了帶有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該卡集全國醫院通用就診、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及金融功能于一體。另外,中行自身推出的長城健康卡也是集醫院診療卡與銀行借記卡合二為一的智慧IC卡産品,具備醫院掛號、就診功能及所有銀行金融功能。

  目前,中國銀行已與全國400多家優質醫院開展合作,包括北京協和醫院、301醫院、上海新華醫院、湖南湘雅二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遼寧盛京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等著名醫院。

  實際上,除了中行之外,其他幾家大型銀行也都在銀醫合作業務上積極投入。合作的模式不外乎兩種,一種將患者自己的銀行卡與醫院客服ID號綁定;另一種是銀行針對合作醫院發行銀醫卡,客戶在醫院或銀行網點辦理銀醫卡。

  而在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年,不少金融機構也更多地在移動金融方面發力。除了銀聯以外,此前,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與國藥控股健康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復高電腦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發佈醫療移動支付産品“健康金”,患者在交通銀行手機端就可以完成掛號、交費、報銷以及查看報告,無須費時排隊。

  銀醫合作帶來潛在行銷機會

  銀行積極佈局銀醫合作領域有其內在動力。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口老齡化加劇,國家對醫療産業整體投入呈現上升趨勢,各地醫院的收入增長十分穩定,因此,從大面上看,銀行佈局這項業務最核心的還是對醫療衛生領域發展前景的看好。

  具體而言,她表示就醫掛號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現實或潛在的預約掛號需求,開放銀行渠道,不僅能給客戶提供便利,改善客戶的服務體驗,有效增強銀行卡産品及渠道的客戶粘性,同時“場景化”應用,也為銀行其他服務提供潛在行銷機會。據悉,目前中國銀行針對醫生客戶的金融需求量身定制了專屬卡片——長城姓名卡,希望為醫生提供貼身的金融服務。

  這種潛在業務機會還不止限于個金業務。銀醫業務也將有效增進銀行與醫院、衛生管理部門的互信關係,也為其他對公的潛在業務提供合作機會。醫院的現金結算、存款等也都可能成為未來銀行的業務增長點,另外,通過和醫院的合作,也能把握更多的醫生資源。

  尋求與網際網路企業錯位競爭

  值得注意是,緊盯醫院掛號、支付這項業務的不僅僅有傳統的商業銀行,不少網際網路企業也在此領域持續投入。

  國內知名的掛號網站——掛號網去年10月獲得來自騰訊領投的投資。注資完成後,掛號網也發佈了全新的移動醫療開放平臺——“微醫平臺”,與微信、QQ打通,為醫院和醫生提供介面,讓醫院、醫生點擊接入就可以為掛號網、微信、QQ的億萬用戶提供便捷的就醫服務。

  除了與掛號網合作外,2014年,騰訊自身也推出微信智慧醫院,以“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 可實現微信預約掛號、候診提醒、微信導航、診療室和化驗室之間的有效指引、微信支付診間費用、電子報告微信實時送達、離開醫院後的醫囑提醒等功能。在去年9月,微信智慧醫院也打通醫保,患者可以利用微信完成醫保和自費部分的自動扣費。據了解,目前已接入微信智慧醫療全流程體驗的近100家醫院,絕大部分為當地三甲醫院。

  2014年5月,支付寶錢包則首次推出“未來醫院”計劃,從門診掛號、繳費、查取報告,到住院金清單查詢、繳費,全流程都可以用支付寶錢包來完成。最新加入該計劃的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還支援醫保實時報銷。據悉,目前“未來醫院”在全國的覆蓋數已達到了37家,市場預計2015年會有超過100家醫院加入“未來醫院”計劃。

  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顛覆已經發生,面對BAT,傳統金融業是否優勢盡失呢?業內人士表示,支付寶等網際網路企業主要是與醫院開展手機APP合作,使用客戶主要是年輕人,而中行的“醫達通”業務包括自助渠道、手機APP等多種渠道,涵蓋了門診、住院等全流程,服務各類人群。尤其是一些老年客戶,對於手機渠道並不熟悉,他們還是習慣於網點或是自助終端。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和大型三甲醫院的合作中,銀行還是佔據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另外,為了佈局這項業務,銀行對一些醫院會投入大量資金,通過系統建設,開展深入合作,醫院也會相應供給銀行一些專屬號源,通過銀行覆蓋全國的線上線下多個渠道,為患者提供便利的掛號服務。這可能是掛號網這樣的企業所不能比的。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醫院資源上的優勢仍不能抵消網際網路企業對傳統金融業的威脅,畢竟在技術和創新上,網際網路企業更加靈活多變。實際上,這種合作已經有先例。為快速增加各地合作醫院,今年年初,中信銀行與阿裏健康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憑共同建設推廣線上線下藥品電子商務平臺,聯手開拓醫療機構、醫保等領域合作,實現藥品資訊大數據、醫療資源和客戶資源的共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