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糧期貨柳瑾:人民幣匯率會進一步貶值

  • 發佈時間:2015-02-25 16:1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結售匯連續6個月逆差 機構稱降準降息仍有必要。經濟之聲評論:結售匯逆差將成新常態。

  央廣網財經2月2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報道,外匯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結售匯逆差504億元人民幣,連續6個月逆差,但規模小于去年12月份的571億元人民幣。隨後,央行發佈數據顯示,1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佔款-1083億元,較去年12月的-1184億元,有所收窄。

  隨著美元逐漸走強,國內企業和個人增持美元資産、減少美元負債。進口付匯、售匯率創2012年歐債危機以來的最高值,外匯存款在存款餘額中的佔比大幅攀升至3.24%。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境內外匯市場供求關係已逐漸發生逆轉。2014年第一季度,反映零售市場外匯供求關係的即遠期結售匯差額為順差1649億美元,第二季度順差降至僅有25億美元,第三季度轉為逆差305億美元,第四季度逆差進一步增至513億美元,較上季增長了68%。全年即遠期結售匯順差856億美元,較上年減少了74%。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糧期貨研究院副總監柳瑾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銀行結售匯連續六個月逆差已經多年沒有出現了。那麼強勢美元預期是不是市場主體逐漸增持美元資産的重要原因?

  柳瑾:強勢美元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人民幣利率預期不斷走低。也就是降息降準預期造成人民幣匯率下跌尤其是兌美元匯率下跌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由於美元走強,另一方面是因為人民幣走弱,雙重因素造成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下跌。結售匯逆差簡單説,就是企業和個人到商業銀行裏面結售匯的時候,出現了逆差。也就是更多的人到商業銀行去結售美元,而不是結售人民幣。所以就造成了現在商業銀行設裏面持有更多的是人民幣,而不是美元。那它手裏面的凈頭寸都是呈現了存在貶值的人民幣,反向來看,就是更多的企業和個人願意持有美元。

  經濟之聲:那麼您覺得這種變化會不會對於人民幣匯率形成進一步的貶值壓力?

  柳瑾:其實已經在形成貶值壓力,尤其是從11月中旬開始的這一波人民幣貶值趨勢以來,那麼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為人民幣可能還會進一步的貶值。所以,大量的更多進一步結售匯的行為就造成了到商業銀行去結算美元的要比結人民幣的要多的多,所以這時候對美元的需求更大,對人民幣賣出的需求更大,那麼這樣就造成了進一步的人民幣貶值的壓力。

  經濟之聲:如果我們整體的來盤點一下現在整個的世界經濟形勢會發現,現在主要的經濟體政策出現了分化,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調整,新興市場的貨幣在動蕩,地緣政治的衝突等等這樣一些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您覺得未來這種銀行結售匯是不是可能繼續呈現出這種逆差?

  柳瑾:非常有可能。因為美元升值的動力和人民幣利率下降的動力都繼續存在。對於美元來説,現在市場普遍預期可能是3月份到6月份會出現加息的舉動,那麼這時候美元可能會進一步走強,而在3月份之後那麼很有可能這個市場預計至少有一次降準,那麼甚至還有降息的這種可能,那麼在這樣的判斷下,人民幣的匯率仍然會進一步的出現貶值。

  經濟之聲:當然在結售匯下滑包括匯率的調整過程當中,會不會産生大規模的資本外流?

  柳瑾:現在其實各種官方和非官方的統計都在計算這個數值,因為很多的這個數據是不公開和不透明的,所以我們現在只能是進行一下估算,那麼通過外匯佔款還有FDI,還有對外投資這些這個國際資産負債表、收支平衡表上面的數據,可以大概的估算出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整個原來在流入的這個資金是在大量減少的,但是流出的資金我們只能從匯率的變化上來反映,應該也是在出現在逐步下降的。

  經濟之聲:當然前面我們也分析了,未來銀行結售匯繼續呈現逆差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而如果未來外匯佔款繼續負增長的話,是不是我們有進一步降準的必要性?

  柳瑾:的確,這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我們知道現在這個幾十年以來,整個中國的基礎貨幣供應主要應該説90%以上都是靠外匯佔款來提供的,也就是結售匯的時候來提供的人民幣。這個時候當我們的外匯佔款逐漸出現一個負值的時候,大量的基礎貨幣供應是出現一個缺口的。所以央行在2月4號那一次的降準,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平衡基礎貨幣供應的缺口。央行一直強調這次操作其實是一個中性的貨幣政策,雖然很多市場上的人並不相信這個判斷。但實際上我們看到如果外匯佔款進一步呈現負值,或者説連續數個月呈現負值的話,那麼很可能央行要進一步的降準來彌補基礎貨幣供應的缺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