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春節年俗調查:代際存差異 共識在增多

  • 發佈時間:2015-02-23 10:06:59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城鎮化不斷提速,城鄉結構也發生了巨變。過年還有沒有年味兒?傳統年俗還有沒有市場?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百姓感受:代際存差異,共識在增多

  2月16日,農曆臘月廿八,浙江溫州的一家飯店,胡奶奶正與子孫熱熱鬧鬧地吃著“分歲酒”。

  聊起年味年俗,胡奶奶説,以前過年,家人鄰里忙著搗年糕、炊箬糕、曬臘肉、制鰻鲞,擺好酒招待親戚朋友。現在過年的更大意義在於團聚,“孩子們在外地讀書、工作,只有過年才回家,一家人才能吃個團圓飯。”

  胡奶奶説,前些年年味變淡了,年俗被淡忘了,不過近年來“又在回來”。拿聽社戲來説,“雖然聽戲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喜歡了,雖然他們開始只是跟著湊熱鬧。我也是從湊熱鬧開始的,慢慢對社戲著了迷”。

  正辦年貨的天津市民周先生説,父母會比較講究,比如會有大年三十“押饅頭”、初一拜年、初二“姑爺節”、正月二十四“填倉祭灶”等習俗,自己就簡單了些,不過也對傳統年俗越來越感興趣,“福字、吊錢兒、春聯都必不可少”。

  年俗市場:商品在熱賣,習俗在復蘇

  春節期間,天津古文化街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到處都是售賣燈籠等吉祥挂飾的商鋪,作為天津傳統的年俗品“吊錢兒”更是熱賣。

  在一家貼著“郝”字招牌的攤鋪裏,擺滿各種刻鏤著吉祥圖案和文字的吊錢兒,迎風飄舞。老闆告訴記者,他每年都在這裡賣吊錢兒,生意一直不錯,感覺這幾年人們越來越講究了,來買傳統年俗用品的人也更多了。

  天津傳統的楊柳青年畫一直賣得很好。老闆説,很多人不僅僅是過年的時候換上新的楊柳青年畫,平時也有不少人來買,這已成為天津的一個品牌。

  在溫州,火熱的不僅是年俗商品市場,更有年俗文化市場。近些年,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一些當地傳統年節習俗開始復蘇,諸如迎燈、會市、滾龍燈、看社戲等。作為南戲的發祥地,溫州幾乎每個村鎮都有古戲臺。當地活躍著30多個民間職業劇團,春節期間,各村鎮、社區都會請劇團來演社戲,為群眾提供豐富的文化大餐。

  專家學者:不僅要傳承,同樣要創新

  過年,過的就是個年味兒。

  “近年來,在中央重視傳統節日建設工作的推動下,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框架下,我們的傳統節日獲得了百年來所沒有的有利局面,年俗傳統得到復興,年俗消費市場趨於活躍。”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表示。

  老百姓對傳統年俗也在重視,雖然在城市和鄉村、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重視程度有所差異,但是一種繼承習俗、涵養傳統的意識在提高。而傳統年俗的文化及社會價值不容否認,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楊琳表示:“過年民俗有助於提高民族歸屬感,有助於凝聚親緣關係,對促進社會和諧有重要作用。”

  傳統年俗是流淌在中華文化血液中的一部分,年節真的有味兒、真的融入人們生活,少不了傳承,也少不了與時俱進的創新。專家們表示,建設傳統年節文化,需要重視其精神核心、年節禮俗儀式的恢復與重建、年俗中物質産品傳承與當代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節日文化,並成為民眾享受的生活傳統。記者 李洪興 曹怡晴 朱少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