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搶紅包”逆襲傳統 “新年俗”不減年味

  • 發佈時間:2015-02-21 11:40:0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武漢2月21日電(記者皮曙初)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過年方式總是新意迭出,年味、年俗總是跟隨生活變化的節拍日新月異、與時俱進。

  羊年春節,“搶紅包”遊戲風靡全國。有人盯得眼發花,有人戳得手指疼,幾毛錢不嫌少,上百元不怕多,搶到紅包心歡喜,發個“那個發紅包的好帥啊”的表情感謝一下,沒搶到不氣餒,發個“感覺錯過了幾百萬”表情逗樂一下。

  長輩給晚輩發,老闆給員工發,朋友、同學相互派發,有的還玩起“紅包接龍”,“手氣最佳”的接著派發。記者身邊不少不能回家過年的朋友,和家人在群裏邊搶紅包、邊話家常,還不時發段語音、視頻,不論相隔多遠,全家人如同團聚在一起。

  發紅包是中國傳統年俗,寓意著長輩對晚輩歲歲平安的美好祝願。2014年春節期間興起的“搶紅包”遊戲,很快就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走入千家萬戶,到今年春節,大有旋風席捲之勢,成為全民娛樂。連五六十歲的長輩都説,誰説過年沒年味,“搶紅包”為傳統年俗注入了時代活力。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年俗也是我國民俗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最集中的展示和表現。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給傳統民俗文化與價值觀念帶來較大的影響與衝擊。以致許多人發出憂思:年味淡了?年俗沒了?

  但記者也注意到,近年來,隨著節假日制度的規範、交通通信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團聚、歡慶、祝福等為核心的傳統節日氛圍正越來越濃厚,特別是在新技術、新風尚的引領下,“新年俗”悄然興起,春晚團聚,短信拜年,微信祈福,年味更加濃厚,也更富時代氣息。

  春節習俗並非一成不變。從花燈、廟會到唱大戲、耍龍燈,有些早已經淡出人們的生活,有些則不斷吸收時代元素于其中。這些變化與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化息息相關,春節習俗折射著時代變遷。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作為億萬華夏兒女的“精神加油站”,春節承載著舉家團圓、除舊迎新、祈求豐年等價值內核。新時代的“新年俗”,不減年味的“厚度”,還增進了家人之間、親朋之間、同事之間相互關懷、相互祝願、相互分享的精神“溫度”。

  在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讓年味回歸,讓傳統回歸,更重要的是價值觀念回歸。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習俗,重在挖掘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營造更加順應現代技術條件、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傳統煥發新的生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