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借貸市場草根性強潛力大
- 發佈時間:2015-02-17 10:34:3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數千萬草根工商戶的融資需求很難通過正規渠道獲得滿足的情況下,在網際網路金融為老百姓的理財提供了更多可能與收益的情況下,以P2P為平臺的借貸市場勃然興起,這是必然的。它反映了市場的意願和力量。同時也反映了舊金融體系的問題,已不適應經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而P2P借貸市場經過一段時間運作,也暴露出不少問題,需要採取有效措施引導其健康發展。
——亞夫
■去年以來,我國P2P網路貸款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景象。一方面是社會資本積極涌入,平臺數量顯著增長,融資餘額超過千億元;另一方面是新增問題平臺數量也成倍增長,社會負面影響廣泛。在監管規範尚未落地情況下,我國P2P網路貸款平臺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呈現出野蠻生長態勢。
■從2006年國外P2P貸款理念被介紹到國內至今,短短時間內,我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P2P借貸市場。雖然當前P2P平臺出現這樣或那樣問題,但P2P平臺貼近我國草根階層,擁有寬廣堅實客戶基礎,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實現途徑,發展潛力巨大,理應在社會寬容和適度監管的環境中成長。
P2P貸款(Peer-to-Peer Lending),是個體對個體之間通過P2P網路貸款平臺實現資金融通的方式。通常,P2P網路貸款平臺只提供資訊仲介服務,包括借貸資訊發佈、借款人信用審核、法律及投資諮詢、逾期貸款追償和其他增值服務。P2P網路貸款平臺不提供融資擔保,也不能像傳統金融機構那樣將借款人資金匯整合資金池。
2014年,可以説是我國網際網路金融元年,各種形態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模式均得到高速發展。而P2P網路貸款符合我國普惠金融發展需要,成長空間受到社會資本認可,得到金融市場極大關注。據“網貸之家”網站統計數據整理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末,我國P2P網路貸款平臺有1575家,貸款餘額超過千億元。
1.成交金額迅速增長
2014年12月份,全國P2P成交量為370.77億元,環比增長18%,約為當年1月份的3.15倍。2014年全年累計實現成交量為2528.17億元。
2014年,我國P2P網路貸款成交量迅速增長,與實體經濟融資難存在一定關係。由於正規金融領域以批發融資為主,小額分散融資需求難以跨進正規金融領域對資訊和成本的最低門檻。而P2P概念不斷深入,加上網際網路傳播,P2P投資人數和借款人數成倍增長。2014年12月,涉及投資人數為88.2萬人、借款人數為17.85萬人,分別為2014年1月份的3.59倍和5.08倍。
2.平臺數量環比增長放緩
截至2014年12月末,我國有P2P網路貸款運營平臺1575家,約為當年1月份的1.78倍。隨著平臺數量不斷增加,當月運營平臺數量環比增速由2014年1月份的10%下降至2014年12月的2%。
雖然P2P網路貸款平臺數量月度環比增長放緩,但在行業初創階段,正如過去網路銷售行業那樣,只有儘早介入並積累人氣才能在未來獲得鉅額利益,因此當前社會資本介入熱情依然較高。相當多社會資本已經認識到P2P理念與我國社會草根階層的投資與融資需求相適應,存在巨大價值提升空間,未來幾年我國P2P網路貸款平臺有可能像現在網路銷售那樣火爆。
3.綜合利率高位回落
2014年,全國P2P網路貸款綜合利率高位回落,全國平均綜合利率在到達2014年2月份全年最高點(21.63%)後高位回落。2014年12月,綜合利率達到全年最低點(16.08%)。
P2P網路貸款融資利率高位回落,與宏觀經濟下行密切相關。通常來看,風險與收益相互匹配,高收益往往對應高風險。P2P網路貸款借款人多為實力較差的經營個體或個人。如果能夠接受高融資利率,那麼借款過程本身便充滿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人興趣。總體看,我國P2P平臺綜合利率遠高正規金融領域融資成本。
4.平均期限半年左右
借款期限較短,符合P2P借貸週轉靈活特徵,也是P2P平臺經營週轉客觀需要。特別是對一些初創平臺而言,短期內實現本息償還,可以逐步培育投資人信心,也具備良好廣告示範效應。
同時,平臺本身也需要對貸款風險進行管理。受專業及人才限制,大多數平臺難以有效控制長期限融資風險。2014年,全國P2P網路貸款平臺融資平均期限為5.85個月。其中,上半年平均期限為5.05個月;下半年期限有所拉長,平均期限為6.65個月。
5.區域相對集中
截至2014年12月末,北京、廣東、上海是P2P交易活躍的三個省(市),貸款餘額佔全國的70.4%。北京、廣東、上海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先進地區,易於接受國外先進經營與投融資理念,網路銷售普及且金融總量巨大,最容易吸引P2P網路平臺。
■
從無到有,我國P2P網路貸款規模成長為全球第一併非偶然。金融壓抑、網路普及、網上交易活躍奠定了我國P2P借貸發展的堅實基礎。
1.金融壓抑釋放普惠金融廣闊發展空間
金融壓抑理論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麥金農首創。所謂金融壓抑,主要是指市場機製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中國家所存在的金融管制過多、利率限制、信貸配額以及金融資産單調等現象。
經過幾十年改革創新,我國金融市場規模迅速擴張,金融交易日益活躍。但對相當多數草根階層和個體經營戶來説,其投資需求和融資需求均難以通過正規金融領域得到滿足。我國相當多中低收入人群貨幣財富以存款形式沉澱在銀行體系,為商業銀行提供低成本穩定的資金來源,失去了更大收益可能。目前,一年期基準人民幣存款收益率僅為2.75%,商業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而P2P平臺的年化投資收益率多在8%以上。
我國相當多個體經營戶、小企業、個人日常經營生活的臨時資金需求,只能通過民間融資得到滿足,且成本高昂。據國家工商總局數據,截至2014年10月末,我國實有個體工商戶4866.76萬戶。假定平均每個個體工商戶有2萬元融資需求,那麼全國融資規模可達9733億元。即使只有1/4的個體工商戶有融資需求,預期全國融資規模也能達到2433億元。
P2P借貸在英美等發達國家發展已相對完善,並逐漸被網路時代大眾所接受。一方面出借人實現資産增值,另一方面借款人可方便快捷滿足資金需求。國外成功的P2P網路借貸平臺 Zopa:2005年3月在倫敦成立,已擁有超過24萬註冊會員,除Zopa UK外開發出Zopa Italy, Zopa Japan, Zopa USA。國外成功的P2P網路借貸平臺 Prosper:成立於2006年,擁有超過98萬會員。去年,美國Lending Club成功上市,得到投資者熱捧。
2.網路日益普及奠定P2P借貸發展物質基礎
據易觀國際發佈的《2014上半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行為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末,我國擁有6.86億移動網際網路網民;其中3000元收入以下者佔比為54.4%;62%的用戶年齡為25歲-40歲。據統計,48%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每天使用移動網際網路時長為1小時-4小時。
正是我國網際網路日益普及,從而為餘額寶的橫空出世到瞬間崛起創造了可能性。自2013年6月13日誕生至今,餘額寶成為我國金融歷史上前所有未有的傳奇。截至2014年年末,餘額寶規模為5789億元,佔全國貨幣基金規模近三成。成就餘額寶不朽傳奇的正是活躍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的近7億網民。P2P網路貸款雖然目前還不能複製餘額寶的發展軌跡,但其具備巨大增長潛力已是毋庸置疑。
3.網上經濟活躍為P2P借貸注入增長動力
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49.9%,呈現爆發增長態勢。目前,我國網上經濟活動日益活躍,諸如網上購物涉及日用品、家用電器、旅遊、餐飲等衣食住行領域,成為現代生活時尚,也是經濟新常態下我國新的經濟推動力量。
網上經濟活動所留下的交易資訊數據呈海量增長,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為P2P借貸審核借款人資訊服務。同時,網上經濟活動可能産生的資金缺口也可以通過P2P網路貸款得到滿足。
目前,一些知名網路平臺也積極介入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如騰訊發起設立的微眾銀行是我國真正意義上首家網際網路銀行。這些網路平臺擁有廣泛客戶基礎和用戶上網活動資訊,如果能夠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信用資訊,那麼將給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注入源源不斷增長動力。
■
我國P2P網路貸款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由於借款人沒有履行還款責任導致投資人潛在財務損失;操作風險,由於內部程式、人員、系統不完善或誤操作等造成潛在財務損失;流動性風險,由於無法及時變現可能造成財務損失;市場風險,因大規模價格變動導致資産或債務價值變化,産生損失。這些風險可能成因有所區別,但中外P2P貸款面臨的風險屬性沒有實質差異。就當前情況看,我國P2P網路貸款發展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1.線下認證增加平臺經營成本
與國外P2P基本採用線上審核借款資訊不同,我國P2P網路貸款平臺主要採用線下認證審查借款人信用。為打消投資人顧慮,不少P2P網路貸款平臺還採用第三方機構對融資進行擔保。
以某國內P2P公司網站發佈數據為例,2014年上半年成交筆數和金額中,信用認證標筆數和金額分別佔10.3%和3.1%;機構擔保標筆數和金額分別佔6.9%和9.1%;實地認證標筆數和金額分別佔82.8%和87.8%。在對借款人信用審核方式選擇上,不同背景P2P網路貸款平臺也存在明顯差異,也不盡相同。
應該説,由於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還不完善,公開信用收集途徑有限,P2P網路貸款平臺借助線下實地認證控制借款人信用風險,也是P2P理念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産物。但線下實地認證將不可避免導致平臺經營成本上升,降低了網路借貸所具備的巨大成本優勢,增加平臺經營脆弱性。
2.問題平臺數量顯著增加
就行業整體而言,主要採用線下認證的交易模式導致平臺經營成本上升,盈利困難。為維持平臺經營運轉,部分P2P平臺採取平臺擔保或資金池模式,不當吸引投資者或陷入非法集資。2014年在P2P行業大發展之時,問題平臺數量也成倍增加。
截至2014年12月,全國累計問題平臺數量達到367家。2014年合計新增問題平臺數量為275家,佔到累計問題平臺數量的75%。據網貸之家監測,問題平臺涉及“詐騙”的有64家,涉及“跑路”的48家,涉及“提現困難”的有156家,其他原因涉及“運營不善關閉”、“停業整頓”等。
目前,我國P2P行業日常經營遵循的是叢林法則,適者生存。為吸引客戶,一些平臺還有意誤導,試圖掩蓋P2P借貸存在的主要風險。
去年銀監會曾明確P2P網路貸款平臺必須把握四個邊界:一是要明確平臺的仲介性;二是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搞資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但從實際經營看,部分P2P網路貸款平臺正行走在違規違法邊緣。從全國情況看,發生多起具有全國性影響的P2P平臺非法集資案件。當然,這些情況發生是行業初創階段必然要遭遇結果。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壯大都離不開市場的自我清理與淘汰機制。
3.P2P融資高收益背離行業“小額、分散”特點
美國著名P2P平台中,Prosper 25%的借款人利用借款去償還到期債務和信用卡,4%用作房屋維修,10%用作商業用途,14%用作其他目的;Lending Club 57%的借款人用作償還債務與信用卡,7%用作房屋維修,10%用作家庭購物,5%用作商業目的。因此,P2P借貸本身具備“小額、分散”行業特點,並不適合高成本融資。截至2013年9月,Prosper平均貸款年利率為6.73%,Lending Club為6.78%,而同期市場信用卡平均年利率為10.99%-22.99%。
但我國P2P借貸10%-15%甚至更高的年回報吸引了大量資金,平均單筆成交金額不斷上升,可能逐漸背離“小額、分散”的行業特點,易引發非法集資和騙貸風險,侵害客戶金融消費權益,干擾正常金融秩序,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與此同時,P2P借款方多為抗風險能力較弱的群體。P2P高融資成本易觸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更高風險和收益項目的借款人逐漸成為主要借款方。
在經濟下行週期,借款人自身償付能力弱和項目高風險形成疊加,將使我國P2P網路貸款經受系統性風險考驗。當然,經濟下行週期,也為P2P網路貸款平臺發展創造良好機遇,隨著經營困難增加,個體工商戶、小企業融資需求上升,將成為P2P網路貸款平臺潛在客戶。
4.行業過低門檻
P2P網路平臺設立門檻過低。目前,大多數國內P2P平臺公司被歸屬為資訊諮詢類企業,只要符合一般企業註冊成立條件就能獲准註冊。P2P平臺公司註冊資本實力普遍較弱,註冊資本大多在500萬元(含)以下,甚至更低。一部分P2P網路平臺註冊地址甚至在住宅小區裏。
理論上講,只要有伺服器、存儲設備等並連接至網際網路,都可以成為P2P網路貸款平臺。至於系統和程式設計並不成為行業進入障礙。至於經營P2P網路貸款的人員資質也無需審核,經驗與能力也無從談起。最近一段時間,媒體稱P2P網路貸款平臺在“野蠻生長”,可能並不過分。當然,P2P網路貸款行業門檻過低,是行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特點。
5.資訊不透明
目前我國P2P市場缺乏管理,主體混亂,競爭無序,多數機構不願過多地公開資訊,對資訊透明度提高及由此引致的外部監督持保留態度。即使通過網站公開發佈資訊的P2P平臺,也主要涉及融資相關資訊,對自身經營效益諱莫如深。一些P2P平臺用戶註冊環節過於簡單,借款人資訊及用途都不完整。雖然出現“網貸之家”跟蹤監測全國P2P網路貸款行業發展狀況,但行業真實情況缺乏權威發佈。
■
1.儘快出臺P2P監管政策
考慮到當前問題平臺數量已經成倍增長,且涉及金額與人數越來越多,給地方社會維穩和區域金融穩定帶來新挑戰,建議儘快出臺P2P監管政策,明確牽頭部門對P2P行業進行整頓。
2.積極培育網路徵信行業
P2P網路貸款平臺核心價值在於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信用資訊。而我國徵信行業發展相對緩慢,社會徵信機構不多,市場規模小,信用數據來源有限,這些都將明顯制約P2P網路貸款平臺經營。
應該看到,信用是決定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信用資訊採集、共用、處理及應用,以及失信懲戒機制,均離不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真實、全面的信用資訊,才可以為網際網路金融的大數據技術應用奠定堅實基礎。我國應積極培育網路徵信業,鼓勵徵信機構與網路平臺合作,拓寬個人信用資訊採集渠道。
3.保持寬容態度
我國P2P網路貸款市場存在廣闊發展空間,符合草根階層金融服務需要,存在巨大生命力。當然在行業初創發展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臺行非法之實也難以避免,關鍵是社會和政府對行業要有容忍度。
事實上,網際網路金融屬於新生事物,各國都在摸索,相對容忍的社會輿論環境不可或缺,絕不能因為少數網路貸款平臺非法經營而全面否定網際網路金融巨大價值。以京東為代表網路銷售平臺的萌發到迅速崛起,資本支援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政府應主動引導各類資本介入,提供技術、業務、管理、理念等層面的支援或支撐,推動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金融的融合。
4.嚴厲打擊非法經營活動
嚴厲打擊借用網際網路金融名義行非法經營之實,才能保證規範的經營秩序。這不僅是防範非正規金融領域風險,打擊非法集資活動的需要,而且也能夠震懾潛在犯罪分子,確保參與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各方均出於善良誠信之本意。
在監管政策真空期,建議地方政府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從工商註冊登記、網路監管、銀行客戶名稱、P2P統計平臺、協會等多個線索入手,大致掌握地方P2P平臺經營狀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平臺公司進行規範清理。
在規範清理過程中,需要公檢法等司法部門介入並及時行動,查封財産,控制犯罪嫌疑人,安撫投資者等。在此過程中,應避免規範清理過程中風險擴散蔓延,引發更大風險和群體性事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