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把果敢比喻成克裏米亞 這很滑稽
- 發佈時間:2015-02-16 09:36:00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9日起緬北果敢地區再爆戰事,重出江湖的果敢地區前領導者彭家聲發表致全球華人書,希望得到援助。從西方媒體到中國網際網路上,一些極端的聲音將果敢比喻成“克裏米亞”,刺激出複雜的聯想。
緬北的事情錯綜交織,果敢與雲南比鄰,緬北戰事往往導致大量緬甸邊民擁入中國境內,加之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是果敢族,即“緬甸漢族”,因而引發中國國內輿論越來越多的關注。
中國應對緬北局勢顯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準確説,這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外交挑戰”。中國的社會力量需要保持冷靜,不輕易表態甚至介入緬北事務,確保政府開展外交所必要的空間。
作為媒體對緬北的情況做一個厘清,對中國社會了解那裏的事態大概是有益的。
首先,中緬之間的邊界很清楚,雙方沒有領土問題。果敢早在1897年就已劃歸英屬印度(當時緬甸是其一部分),這不僅是新中國之前,也是民國之前的事。
第二,緬甸的果敢族屬於緬甸少數民族,他們是我們中國人的親戚,但他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第三,果敢不是克裏米亞,那樣比喻它毫無現實基礎,或者是一些人隨口瞎謅,或者有著中國斷不可接招的特殊目的。
第四,中國最大的國家利益在於邊境地區和平、穩定,中國就緬北問題所能發揮的作用應當是促和,勸緬甸政府軍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大量緬甸邊民擁入中國境內很不利於中國邊境地區的穩定,中國促和于理于情都是必要的。
第五,中國與緬甸政府及緬甸社會各種力量都保持著良好關係,這樣的友好應當繼續保持下去。中國在任何時候都不應成為緬甸內部衝突的一方,無論中國國內的還是緬甸內部的力量都不應把事情朝這個方向推,而且如果有力量那樣推了,也不會有它們希望的結果。
緬北的歷史看來有些沉重,解決歷史問題既需要魄力,也需要智慧。緬北戰事近來有加劇之勢,政府軍和民地武之間都有大量人員傷亡,衝突波及之地民不聊生。今年是緬甸大選之年,我們強烈希望選舉能帶來衝突各方的諒解和寬容,而不是讓衝突成為影響選舉的籌碼。
中國的對緬政策總體上很穩定,而且我們有保持這種定力的充足能力。隨意揣測中國改變對緬北問題的態度,會成對緬甸社會及對自己的誤導。試圖引導中國做重要政策調整,將會失算,耽誤自己。
國內某些人出於種種原因對果敢人存在好感或同情,這是難免和可以理解的。但這不是北京對緬政策的決定性因素。中國的對緬態度會以國際法和中緬長期友好的戰略利益為框架,這方面不太可能有顛覆性改變。
緬甸人口有五千多萬,但少數民族竟有134個,民地武有29支,目前簽了和平協議的有十余支。相信緬甸政府要徹底處理好民族問題會很艱難。各方,包括軍方應當先停火,停了火才能進行和談。我們祝願這個國家好運,也祝願包括果敢族在內的各少數民族都有和平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