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農合個人繳費將提至120元 一些地區仍存超支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2-13 07: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曉偉近日表示,2015年將繼續提高新農合的籌資標準,全國平均個人繳費標準達到每人每年120元左右,同時逐步縮小政策報銷比和實際報銷比之間的差距,減少個人支付的部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近年來新農合籌資水準連續提高,但隨著老齡人口比例不斷提高,醫療支出的增加正對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運作原則形成壓力,甚至在一些地區造成超支風險。

  新農合籌資標準再提高

  據馬曉偉介紹,2014年,新農合參合率繼續穩定在95%以上,各級財政對新農合每人平均補助達到320元。參合農民的報銷比例政策範圍內門診達到了50%,住院達到75%。同時,新農合的資訊化建設進一步推進,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已經建立了省級新農合異地即時結報的資訊平臺,國家新農合資訊平臺已經與9個省的醫療機構建立了互聯互通。

  在大病保險領域,目前已有219個地區實行了大病保險,未來將進一步擴面,爭取兩三年內各省市都達到全覆蓋,還要進一步提高保障水準。“從目前的情況看,根據基本醫療報銷目錄的情況和高額醫療費用人群的分佈情況,特別是一些病種的特點,我們將進一步科學合理地測算從新農合當中提出用於大病保險資金的比例,適當有所增加。”馬曉偉還表示,鼓勵各地商業保險機構能夠參與到大病保險中來,這對於控制費用的額度、引導醫療消費、提高工作效率、打通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之間的經辦關係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對於2015年工作安排,馬曉偉表示,要維持政策範圍內門診和住院報銷比例穩定,逐步縮小政策報銷比和實際報銷比之間的差距,減少個人支付的部分。推進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報,推進支付方式的改革。同時將繼續提高新農合的籌資標準。2015年,政府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個人繳費水準也會相應有所提高。按照此前工作安排,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個人繳費標準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全國平均個人繳費標準達到每人每年120元左右。

  約九成由財政負擔

  儘管近年來新農合籌資水準連續提高,但隨著老齡人口比例不斷提高,醫療支出的增加正對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運作原則形成壓力,甚至在一些地區造成超支風險。

  以北京市為例,有報道稱,2012年新農合開始出現基金超支的情況,基金當年支出總額大於當年籌資總額,2013年的超支趨勢更加明顯。在這一背景下,2014年北京市新農合每人平均籌資由680元提高到每人平均籌資不低於1000元,其中新增加的320元由市區兩級政府承擔。

  “2014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每人平均籌資已經提高至1000元,新農合的每人平均籌資也將提高到不低於1000元,但新農合個人繳費仍維持100元。也就是説,這部分錢中九成都由財政負擔了。”北京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表示,新農合籌資的提高部分,2014年各級財政預計投入8.14億元,“客觀地講,這個比例不低了。”

  醫保補貼的提高對財政形成負擔,僅憑政府的投入難以扭轉基金收支變化趨勢。馬曉偉表示,中國的老齡人口增長速度很快,65歲以上人口增長的比例更快。從最近的統計數字看,中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看病住院比例要超過青年人的2倍,甚至更多一點,這對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有相當程度的壓力。

  如何控制透支問題

  對於如何控制透支的問題,馬曉偉表示,將對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進行嚴格監控。具體而言,一是推進支付方式的改革,換句話説,支付方式改革就是把按項目收費變成以病種為核心的打包付費,按照這個思路去考慮問題。推廣臨床路徑,一個疾病從診斷到治療,有一套規定,這套規定有一套費用標準。二是對醫院大病醫療費用的指標進行嚴格考核,有每人平均費用、門診費用、住院費用,包括對醫生處方的點評和嚴格的考核。三是考慮建立大病費用控制。不僅僅是新農合,包括在全國的公立醫院都要考慮建立醫療費用增長不合理用藥、不合理醫療行為的黑名單制度,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一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要提高醫保基金的可持續性,必須提高“管理”能力。一方面要正確認識醫保基金應該保什麼,能夠保什麼,明確界定醫保基金的報銷範圍,包括制定科學合理的醫保補償目錄和行之有效的醫療機構控費手段;另一方面要重新梳理醫保支付制度,針對門診、住院不同就醫行為,建立相應的付費辦法,通過醫保報銷經濟手段引導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在基層首診。同時還要加快探索商業保險經辦基本醫保,實現醫療保障領域的“管辦分開”,提供多元化、市場化的保險産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