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不能一個人戰鬥
- 發佈時間:2015-02-12 02:12:55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華時報記者馬文婷
“降息”傳聞被證偽之後的第三天,央行“全面降準”落地。與此前多次降準舉動相比,此次央行降準力度之大較為罕見,此前的降準舉動,央行至多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下調0.25個百分點,但2月4日晚,央行對外宣佈,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是往常的兩倍。
在全面降準之外,央行此次降準還有新的“福利”。從2月5日起,央行表示,對小微企業貸款佔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除此之外,在時間的選擇上,央行此次選擇了週三晚上宣佈消息,而不是通常的週五晚間。
央行降準並非沒有理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為49.8%,不僅連續第五個月下跌,也是自2012年10月以來,首次跌破50%的榮枯線。而匯豐中國製造業PMI更是連續兩個月在榮枯線之下。同時,在銀行間市場,資金面趨於緊縮態勢,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整體連續攀升。
然而,縱觀央行此次降準的舉措,無疑還是想解決如何引導資金回到實體經濟的問題。否則,央行不會採用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的創新手段。然而對於金融機構來説,實體經濟的風險隨時可能爆發的情況下,如何在風險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增加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也在考驗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放貸能力。
從過往幾年的情況來看,商業銀行的壞賬率出現了不斷上升的趨勢,在這樣的狀況下,商業銀行的資金富裕了之後,是否還會繼續投向實體經濟實際仍然存疑。據京華時報記者了解,此次符合定向降準條件的銀行少之又少,小微貸款佔比達到30%對於多數商業銀行來説依然是一個難以企及的數字。
經濟結構調整下如何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中國央行的調控藝術正在受到考驗。貨幣政策的放鬆不可避免,如今央行只是降準,展望未來,降低存款利率也是箭在弦上。
需要思考的是,貨幣政策或者在提供流動性上意義重大,但在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上,更需要的還是改變實體經濟對於貸款的依賴,市場應當有更多的融資手段,與銀行貸款相配合。例如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普惠金融和民營銀行的發展,建立健全債券融資體系。只有融資結構調整,配合貨幣政策,方能實現真正支援實體經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