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川康乃馨何以“一花獨秀”

  • 發佈時間:2015-02-11 05:53: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寧夏銀川被譽為“西北花都”是近幾年的事。前幾天在網上偶然看到,北京、香港、首爾等國際大都市的花商們,十分看好寧夏銀川康乃馨。記者決定前往銀川的郊區一探究竟。

  一大早,記者前往銀川市興慶區新渠稍村。沿鄉鎮公路走了七八公里,左拐進入一片灰色屋脊、黃色房體的現代化溫室大棚。大棚裏,康乃馨枝頭吐紅,香翠搖曳。

  記者走進農民陳虎梅家的大棚,她剛剛忙完農活,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你看我家的康乃馨,這是二茬花了,長勢還這麼好。”談到養花的經歷和全家收益,陳虎梅説:“4年前我開始種花,百合、玫瑰、康乃馨都種過,去年把家裏的3個大棚全都改種康乃馨,純收入增加了很多。”

  陳虎梅的種花經歷,與銀川花卉産業的發展同步。銀川市興慶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桂芝告訴記者:“由於銀川的降水、光照條件好,而且物流成本有明顯優勢。自2007年起,興慶區開始大力發展花卉産業,從鮮切花起步,逐步擴展到盆花、苗木等。”

  為何現在銀川重點種植康乃馨了?在興慶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花卉展品室,中心副主任楊平介紹説,“據調查,康乃馨每畝年産值達3.4萬元左右,純收入2萬元左右。而玫瑰每畝年産值1.1萬元左右,純收入3000多元;百合利潤高,但成本高、風險大;非洲菊價格波動劇烈,風險較大。總的來説,種植康乃馨效益較好,市場穩定。”

  雖然確定了集中種植康乃馨的目標,但真正做大並不容易。寧夏睿發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斌説:“首先政府肯出‘血本’。興慶區對康乃馨産業發展非常重視和支援,比如提供大棚設施補貼、建立小額貸款聯保機制等。其次是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機制。發展花卉産業靠簡單的公司+農戶模式不行,興慶區讓周景世榮、天地緣等幾個有影響的企業直接與昆明和上海的著名花卉企業對接,建立了康乃馨科技示範園區和苗木基地,帶動千家萬戶連片發展。最後是實施‘反彈琵琶’戰略,開拓市場。興慶區聘請雲南經銷商打造一流行銷團隊,先瞄準北京、上海、首爾、東京等國際大都市開拓市場,然後再經營銀川周邊500公里半徑中小城市的市場。”

  到去年底,銀川康乃馨種植面積從原先的幾百畝發展到3600畝,規模越做越大,名氣越來越響。“但目前我們面臨的困難仍然不小。”興慶區農業推廣中心技術員胡海英介紹説,未來幾年,他們要積極攻克康乃馨的專利技術,要在種苗脫毒方面下功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