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進“智慧市南” 享受智慧生活

  • 發佈時間:2015-02-11 01:31:0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驅動發展

  自2月4日起,乘坐列車的乘客在青島火車站東、西售票廳及東、西、南候車室,均可搜到免費WIFI信號,註冊後便可輕鬆上網。

  不僅如此,來青島的遊客,在前海一線拿出手機、PAD或筆記型電腦,就能免費使用高速無線網路。

  這是自2013年5月以來,青島市市南區啟動實施“智慧海灣”便民生活項目,在沿海一線免費向市民、遊客提供無線寬頻服務帶來的景象。

  由此,青島前海區域成為全國首條實現免費無線寬頻覆蓋的海岸線。市南區科技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早在2011年底,市南區圍繞建設國內一流宜業宜居幸福城區,把建設智慧城區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全力打造“智慧市南”,讓百姓在新常態下,城市轉型升級中能隨時隨地享受到現代化城市的便捷生活。

  頂層設計打造示範“智慧城區”

  到2016年,市南區將全面建成高速的有線和無線城域網,三網融合取得重大進展,家庭用戶網路平均固定接入速率達到20兆,社區和商務樓宇幹線網路固定接入速率達到1000兆,光纖進樓入戶覆蓋率達到80%以上,無線網路覆蓋率達到100%,基本建成互聯互通的智慧民生、智慧公共服務、智慧公共管理等智慧應用體系,以及集智慧研發、應用、轉化、服務、安全于一體的智慧産業體系。

  這是2012年,市南區正式實施《市南區智慧城區建設規劃》所描繪的智慧藍圖。

  作為山東省首個制訂智慧城區規劃區,市南區通過實現政務、民生、城市管理等經濟社會各領域智慧化,政府行政效率大幅提高,社會管理更加精細,公共服務優質高效,企業充滿活力,生態環境大幅改善,城市居民幸福感普遍顯著增強,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市南區智慧城區發展模式,推動全區實現國際國內一流的宜業宜居幸福城區的發展戰略目標。

  為“智慧城區”建設保駕護航,市南區從城區基礎設施智慧化、智慧化治理、智慧化服務、資訊資源整合應用和城區産業發展五個方面,制訂《市南區智慧城區評估指標體系》,構建智慧城區指標體系的總體框架,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和31個三級指標,適用於衡量全區智慧化整體發展水準、評估重點領域智慧化水準以及考察相關責任部門智慧城區建設成效,明確各領域建設目標,有利於引導全區智慧城區建設理性務實、健康有序發展。

  兩年來,市南區加快建設“智慧城區”。市南區政府每年設立3000萬元智慧城區建設專項資金,用於投資智慧城區項目建設,2013年實施總投資近3000萬元的政府投資類智慧城區項目6個,總投資達4億元的社會投資類項目50余個,同時,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區域經濟跨越發展的意見》,區政府每年安排可支配財力的10%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並將智慧城區建設作為重點支援方向。2014年重點從推進智慧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應用、智慧産業發展等方面加快智慧城區建設,新增區政府投資智慧城區建設項目9個,涉及經濟發展、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全面加大智慧旅遊、智慧社區、智慧健康、智慧園區、智慧城管、智慧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提升政務服務管理的資訊化、智慧化水準,基本形成集智慧研發、應用、轉化、服務、安全于一體的智慧業體系。

  “智慧市南”引領“智慧生活”新常態

  “在五四廣場上,看著海景,還能免費上網,太酷了!”在市南區東海路世紀大廈寫字樓上班的白領小陳十分愜意。“我特喜歡在海邊坐著看影視劇,可用手機實在太費流量了,只能提前下載。”小陳説,現在她可以在海邊用手機盡情地上網了。

  美麗的市南海岸線成為全國首條實現免費無線寬頻覆蓋的海岸線。這得益於市南區“智慧海灣”項目,前海熱點區域的無線業務接入點名叫“IQD-CMCC”,這是“Intelligent Qingdao”的縮寫。火車站廣場、棧橋、海水浴場(含一二三浴場)、花石樓、五四廣場及奧帆廣場,自西向東,從而連成了一條無線寬頻WLAN的“智慧海灣”。當市民和遊客身處前海一線時,只要搜索並連接“IQD-CMCC”,即可享用免費上網服務。

  無線網路惠民服務平臺是市南區智慧城區首批展開的重點項目,將通過遍佈城市各個角落的Wifi網路,為廣大市民、企業提供免費上網和資訊共用,充分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實惠。

  市南區把無線網路覆蓋作為一項基本的社會民生服務,較早地導入了智慧旅遊的網路、微網志微信,旅遊景區大大提高了網速,使網路社會的文明與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文明交相輝映,令人感動和讚嘆。

  讓市南區湛山街道居民劉大爺高興的是不用上醫院,在家量血壓、體溫,打電話給專家,醫生就給“看病”了。今年70歲的他最常用的就是“眾e通健康家”服務。

  市南區科技局工作人員介紹,眾e通項目是綜合採用雲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等先進技術建設的一體化資訊系統,從遠端醫療、家政服務、數字生活方式、網上消費等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為居民提供“一網式”方便快捷的服務。目前已在全區65個社區推廣,8.3萬戶居民率先通過“眾e通”項目擁有了全新的生活體驗環境。

  2013年5月10日,市南區城市管理網格化資訊平臺正式上線運作。借助該平臺,可監督解決垃圾堆積、保潔不到位、在建違章建築等突出問題,形成了從沿海景區、商業街區到街道社區全方位、無縫隙覆蓋的網格化管理;2014年初,市南區以資訊化建設為突破口,探索研發了數字就業系統,運用到電腦、智慧手機和一體機三個終端,採用現代資訊化手段處理、分析和管理基層就業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層促進保障就業水準。

  “智慧城區”帶動産業轉型升級

  湛山街道是市南區較早推進基層管理服務資訊化建設,運用數字化、智慧化、網路化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啟智慧社區新生活的街道。

  在湛山社區,記者打開“數字湛山”綜合資訊管理系統,這是一個集倣三維地圖展示、瀏覽查詢、統計分析、數據評估、社區資訊管理使用、網上招商資訊發佈、視頻監控、全景展示等為一體的綜合資訊管理平臺。進入這個系統,仿佛進入了一個動畫城區,就會顯示出來。“這個系統有利於樓宇經濟的‘騰籠換鳥’”,湛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愛國告訴記者,從這裡可以很直觀看到商務樓宇裏企業註冊、稅收、周邊配套,旁邊還有什麼企業聚集,這幢樓裏還有哪些房間閒置等等,“我們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在一些低端的企業退出時,有計劃地引進高端的企業入駐,從而加速産業的轉型升級步伐。”

  市南區智慧城區建設,促進了全區新興産業發展,帶動經濟轉型。市南區發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智慧城區建設的推進,市南區資訊産業迅猛發展:當前,全區認定軟體企業和登記軟體産品,均佔全市一半以上。海信推行智慧交通全方位解決方案,以解決大範圍交通擁堵。據統計,海信産品在國內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市場已佔20%的份額,增長率超過50%,綜合能力居國內榜首。

  位於市南區軟體園的青島龍泰天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眾e通”和“智生活”産品體系正在被廣泛推廣。對此,該公司總經理陳迎東表示,市南區智慧城區進入實施階段,對相關産業的帶動和創新作用不言而喻,不僅可以催生跨領域融合的新興産業形態,還可以引發相關産業鏈的整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