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煉銅出口形勢將好轉

  • 發佈時間:2015-02-10 21:30:4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沈娟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海關總署公佈了2014年12月銅的進出口數據,去年12月中國進口精煉銅31.498萬噸,環比減少1.66%,同比增長1%;12月中國出口精煉銅26592噸,環比增長34.80%,同比增長6.00%;1~12月累計進口精煉銅358.9684萬噸,比去年同期320.5811萬噸增長13.69%。1~12月累計出口精煉銅26.586萬噸,比去年同期的29.3388萬噸減少9.38%。業內人士稱,當前精銅過剩的局面正在成形,預計2015年精煉銅進口量或將回落,出口量將有望增加。

  供應壓力凸顯

  據海關總署數據,2014年1~12月中國累計進口精煉銅358.9684萬噸,比去年同期320.5811萬噸增長13.69%至359萬噸,高於2012年創下的340萬噸的前一紀錄高位。1~12月累計出口精煉銅26.586萬噸,比上年同期29.3388萬噸減少9.38%。據官方數據測算,12月精煉銅表觀消費環比微降0.2%,而2014年全年表觀消費增長14.9%,主因是進口創紀錄以及國內産出強勁。臨近春節,宏觀經濟形勢仍不樂觀,中國2014年GDP雖好于市場預期,但增速仍為24年來新低,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不減。儘管歐洲央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QE)提振市場人氣,但是歐版QE的推出也使美元大漲,對銅價形成打壓,油價近期也開始在低位企穩震蕩。銅市基本面需求持續疲軟,庫存壓力不斷增加。卓創資訊銅分析師李曉蓓表示,從供給上看,2015年銅供給料增加較多,給銅價帶來壓力,倫銅庫存連續快速增加,自年初以來,LME銅庫存已激增逾1/4,凸顯供應壓力。展望2015年,精銅過剩的局面正在成形。國家電網投入雖有所增加,但後期投入多傾向於特高壓電網建設,對於未來銅材消耗及提振有限;家電、汽車兩大行業未來消費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房地産未來2~3年處於低谷期,耗銅量難有明顯提升。

  出口將增加

  當前,精煉銅已處於供過於求的局面,且國內消耗受消費增速放緩影響難有本質增加。但業內人士稱,2015年銅出口或將增多,以緩解國內精煉銅供應壓力。這從國家關稅政策的調整上可以一窺端倪。最近關於銅的關稅政策財政部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自2015年1月1日起,針對銅條、桿及型材出口開始實施9%的出口退稅率,同時將銅箔的出口退稅率自13%提高至17%。李曉蓓表示,國家上調退稅率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出口,降低企業的出口稅賦,提升企業的盈利空間。新的銅材出口退稅政策的出臺,很可能將推動中國銅材出口量增加並增加國內精煉銅需求。綜合來看,2015年精煉銅進口量或將回落,出口量或將有所增加。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近日公佈數據顯示,2014年10月全球精煉銅供應短缺41000噸。而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近日公佈的報告顯示,2014年1~11月,全球銅市場供應短缺12.2萬噸。這些消息對於國內銅庫存高企不下的現狀來説,無疑均是利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