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案四看點:美國公司率先舉報 高通首遭真正處罰
- 發佈時間:2015-02-10 13: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 周銳)中國國家發改委10日對美國高通公司開出60.88億元人民幣這一創紀錄罰單。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10日接受記者採訪,披露了這一案件背後四個不為人知的細節。
緣何調查高通:美國公司率先舉報
許昆林透露,2009年兩家美國公司聯合向國家發改委舉報,反映高通公司涉嫌實施壟斷行為,高通自此進入反壟斷調查的視野。2013年後,中國相關企業和律師事務所以及亞洲地區其他國家企業也開始向國家發改委舉報高通。
2013年11月,國家發改委派出兩支各有20人的隊伍,突擊調查高通,隨後官方正式對其立案調查。
許昆林透露,在調查過程中,發改委仍不斷接到對高通涉嫌壟斷的舉報。巧合的是,官方披露處罰決定前接到的最後一單舉報,也來自於美國公司。
未按頂格罰款:考慮高通配合態度
根據中國法律規定,對反壟斷違法的處罰標準是相關企業前一年銷售額的1%到10%。對於為什麼沒有按照10%這一“頂格”標準處罰高通,許昆林解釋説,罰款不是反壟斷執法的目的。
他表示,之所以調查高通是因為其濫用壟斷地位的行為抑制了其他企業的創新,導致市場很難形成競爭。過去14個月裏,高通團隊曾20多次到國家發改委接受調查,其拿出的整改措施也回應了國家發改委的關注。因此沒有必要按照頂格來罰款。
高通放棄聽證:係其首度真正遭罰
對於外界此前對發改委執法不透明的指責,許昆林此番予以駁斥,他透露在發改委和高通的接觸過程中,每一次都有高通律師在場。
而事實上,在發改委對高通下達處罰告知書後,高通曾提出過一個聽證申請,“但最後一刻他們又撤了回去,覺得沒有必要”。
2005年以來,美國、歐盟、南韓、日本等地都對高通進行了調查處理,南韓也曾開出罰單。但許昆林透露,南韓對高通的處罰目前還在最高法打官司,因此高通此次收到的罰單,應該是其在全球市場遭到的第一例真正處罰。
他表示,處罰金額最後一刻才敲定下來,高通雖然認為罰得比較重,但溝通後也接受了。罰款的匯率則是按2013年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平均匯率計算得出。
回應業界訴求:反壟斷不為具體企業
在發改委披露對高通的處罰結果後,一些中國相關企業發出聲音,認為這樣的改變還無法徹底扭轉中國企業在和高通博弈過程中的弱勢地位。
對此許昆林回應説,要靠一次反壟斷執法解決行業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更為關鍵的是,雖然國內企業期望頗高,但官方反壟斷執法的目的是恢復競爭秩序,而不是保護某幾家企業,更不是把被調查者打垮。
許昆林強調,反壟斷本身的意義在於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實施創新驅動。此舉不僅對國內企業有利,對在華外企也是有利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反壟斷將是政府核心職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