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無人潛航器:未來的“海底偵察兵”

  • 發佈時間:2015-02-10 01:31: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近日發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學教授詹姆斯·霍姆斯的文章,就無人潛航器的用處展開了分析。文章指出,在某些地理節點部署無人潛航器可以擴大美國的存在。這種守衛——特別是如果技術允許,可通過遠端操作來進攻——將會支撐起艦隊行動、海上拒止、海洋封鎖等任務,控制住重要的海洋航線。從這層意義上説,無人潛航器的作用和艦載無人機差不多。

  專家認為,水下無人潛航器(UUV)可以替代載人潛艇和偵察艦船,而且不用懼怕惡劣的水文環境和海底極高的危險度,可以長時間、高密級地偵察蒐集水中的各種情報,是未來戰爭當之無愧的“海底偵察兵”。

  各國爭相發展無人潛航器技術

  水下無人潛航器的研製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並於60年代正式下水。早期的水下無人潛航器只是用於民用領域,可以代替潛水員進行沉船打撈、深水勘探以及水下電纜鋪設等作業和施工。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無人潛航器的相關技術發展相對成熟,其在軍事領域的重要價值才日漸被人們重視。

  美國海軍研究生院自1987年就開始了水下無人潛航器的研究工作。1988年,美國海軍和國防預研局制定了水下無人潛航器的發展規劃,並於1994年制定了水下無人潛航器發展的科學規劃。1999年,美國海軍研製出了第一代搜索魚雷用無人潛航器偵察系統,當年提出了第一個水下無人潛航器的發展計劃,並於2005年明確要發展大型、重型、中型和攜帶型水下無人潛航器。目前美國海軍的無人潛航器主要用於反水雷、監視、情報收集和海洋測量等領域。預計到2020年,美國海軍將擁有至少2000到4000套無人潛航器,將令未來的海戰發生巨大改觀。

  除美國以外,世界各國也都在加緊無人潛航器這一水下尖端武器的研究發展。英國于1998年開始“莫林”無人潛航器的研究工作,其目前最先進的無人潛航器“護身符”不但可以進行水下偵察,還可以安裝滅雷裝置,能夠執行多種不同水下任務。2001年1月,日本研製的一種水下無人潛航器在日本某軍港下水。除此以外,澳大利亞研製的“塞拉菲娜”反水雷無人潛航器、德國的“長尾鮫”攻擊型潛航器、挪威的“水下排雷手”和法國的“REDERMOR”水下無人掃雷潛航器,技術都相當成熟。

  正成為水下偵察新星

  水下無人潛航器主要可分為遙控水下航行器(ROV)和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兩種,由於AUV自帶電能,靈活自如,因此應用廣泛,正在成為未來水下偵察的新星。

  水下無人潛航器主要可用於海洋資訊戰的資訊偵察,對加強水下情報、偵察、監視(ISR)系統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11月14日,美國海軍就從“布法羅”號攻擊型核潛艇上成功發射了一具無人潛航器,它可以利用多種傳感裝置,測量不同位置的鹽度和溫度,用於對水下進行偵察試驗,還可以為潛艇和水面艦艇提供“水下圖像”,對戰術決策進行輔助。隨著技術的發展,美國海軍的無人潛航器已經具備“模組化”和“智慧化”等新特點,將在美國海軍的“網絡中心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除了水下偵察,反潛和反水雷也是無人潛航器的一大絕活。美國海軍最早使用的無人潛航器就是由Mk48重型魚雷改裝而來的,其目的就是在反潛戰中模擬潛艇的反射特性,進行干擾和誘騙。瑞典薩伯·博福斯公司研製的62F型無人潛航器系統,就能夠釋放反潛水雷,從而對潛艇起到殺傷效果,而其使用的電池動力系統使其水下續航力達到7天以上,因此破壞力極強,作戰效費比高。除了反潛以外,無人潛航器更多地是用來進行反水雷作戰。美國海軍研製的遠端水雷偵察系統就可以用來對雷區進行情報收集和水雷識別定位,該系統依靠GPS導航定位,精度高、虛警率低,不會發出任何使水雷爆炸的信號特徵,極適合進行反水雷作戰。

  除此以外,水下無人潛航器還可以用於潛艇戰、特種作業和特種作戰,以及執行非作戰任務等。

  或為未來水下作戰立下“汗馬功勞”

  與經過長期發展的潛艇平臺相比,水下無人潛航器平臺顯得微小而簡單。著名的“休金”無人潛航器,其長度只有5.35米,最大直徑只有1米,排水量240千克。雖然它體積不大,但它卻具有在未來海戰中的巨大優勢和較強本領,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例如美國海軍水下戰中心研製的“烏賊”無人潛航器,就擁有模組化的武器系統和感測器系統,既可以與艦艇一起執行任務又可以脫離母艇單獨參加戰鬥,實際上已成為美國海軍網絡中心戰的一個關鍵節點。

  目前的水下無人潛航器,應用範圍也不斷得到擴充。德國的“海獺”無人潛航器就可以用於近海石油調查、通信線路檢查、軍事應用以及深海探測打撈。澳大利亞研製的“海龜”型無人潛航器,周身安裝了多部掃描聲吶和錄影機,可用於對海底進行實時勘探。日本政府也于2014年投入10億日元經費開發水下無人潛航器,以用於對稀有金屬和天然氣等海洋資源的開發。

  雖然無人潛航器的前景頗為看好,但是各國發展無人潛航器普遍受到缺乏高能長效電池、指揮控制技術障礙以及回收過程複雜等問題的困擾。可以預見,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續航能力更強、多種技能整合于一身的水下無人潛航器,必將得到更加飛速的發展。

  目前,美國海軍正在加緊研發新一代水下無人潛航系統,它不光可以進行電子偵察和情報傳遞,還可以監聽水面和水下通信,偵察和傳輸能力得到極大提高,而且具有較強的攻擊性。這種無人潛航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海底偵察兵”,一種未來水下作戰的“全能戰士”即將出現。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水下無人潛航器必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並將深切地改變未來海洋作戰的具體模式。

  (本欄目由科技日報軍事部與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