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堅守魯甸震區的社工:民眾不屈重建希望

  • 發佈時間:2015-02-08 16:4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張丹 馬騫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魯甸2月8日電 (記者 張丹 馬騫)立春後的魯甸縣天氣依然寒冷。8日,來自無國界社工的康雷和三位同事正在龍頭山鎮灰街子安置點為40多戶受災民眾分發暖手寶和過冬衣物。這是他們堅守在魯甸震區的第187天。

  由於大人們多到山上修剪花椒樹,放寒假的孩子們代替家長來領取物資。“雷哥,我還想要個暖手寶行不行?”幾十個孩子嬉笑打鬧,給發放工作增添了不少難度,但已與孩子們十分熟悉的社工們還是很快完成了發放。

  康雷是無國界社工魯甸項目的負責人,震後第三天他們一行5人到達震中龍頭山鎮。25歲的他已先後在汶川震區和雅安震區做過社工,但回想起初到魯甸時眼前支離破碎的情形仍難平靜。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雲南14年來最大的地震襲擊昭通市魯甸縣。一時間地動山搖,房屋倒塌,村莊傾覆,617人遇難,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100多萬人受災。

  “家沒了,親人沒了,很多村民情緒陷入崩潰。”康雷説,“有位大姐在地震中失去了小兒子,由於當時條件所限,就將遺體簡單掩埋了,可她心裏一直覺得對不起孩子。”為了讓她重展笑顏,康雷和同事們經常陪伴她,幫她將孩子重新安葬並做了墓碑。“我們還邀請她參與物資整理,多與人接觸,現在開朗多了。”

  震後的魯甸,有太多人需要安撫。“大家眼裏全是迷茫,不知道未來的生活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才能有所改善。”康雷説,那時在龍頭山鎮的公益組織大概有七八家,主要工作都是對受災民眾進行心理疏導。

  地震過後的半年裏,震區的重點工作由救災轉向重建,社工們的工作也由普適的哀傷扶持轉向重點幫助老人和孩子。寒假開始後,他們將安置點內的孩子集中起來,帶領他們學習、做遊戲、舉辦主題活動。

  “都説昭通是英雄輩出的土地,我不太了解,但這裡每一位平凡人的不屈讓我震撼。”無國界社工張鵬飛説,大災過後,很多人悲傷、徬徨、至今迷茫,但卻從未失去希望。

  雖然目前還有約15000名受災民眾仍然居住在臨時帳篷裏,但家家戶戶都把有限空間佈置得井井有條,男人們上山打理花椒樹,期望今年能有個好收成,或盤算著年後外出打工;女人們則用簡陋的炭爐烹出噴香的飯菜,縫縫補補操持家務;老人們也力所能及的幫著家裏做些事情;孩子們則無憂無慮地穿梭在帳篷間追逐玩樂;有條件的村民還開起了小賣部、小飯館,方便他人的同時為自己謀出路。

  隨著恢復重建工作的逐步推進,受災民眾的生活也漸漸步入正軌,併為臨近的春節而做準備。按照規劃,到今年8月底,所有房屋被毀的受災民眾將全部搬進新居。

  “春節期間我們長期駐守的四人也會回老家過年,但我們還會回來。”張鵬飛説,“我們的項目會持續到地震一週年,到那時大家已搬進新房,花椒豐收,將是新生活的開始。” (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