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促進農民增收要多輪驅動

  • 發佈時間:2015-02-07 08:31:2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業部産業政策與法規司張天佐

  2014年,我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9892元,同比實際增長9.2%,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92:1,首次實現了農民收入增長的“十一連快”和城鄉收入相對差距的“五連降”,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重大成就,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民經濟和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農産品需求、農業投入、農民工就業和工資水準的增長將受到一定影響,加之國內農産品受到成本不斷上升和國際市場價格“天花板”下移的雙重擠壓,要繼續保持農民收入快速增長,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要按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繼續加大支援力度,挖掘增收潛力,延長産業鏈條,拓展農業功能,深化農村改革,實現農民增收的“多輪驅動”。

  一是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各級財政要加快建立農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強化完善補貼、價格、金融、保險等扶持政策,健全農業支援保護體系,降低生産成本,增強抗風險能力。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強化社會化服務,引導農民採用減災增産、節本增效技術措施。加強農産品行銷促銷,加快完善農産品市場流通體系,大力發展涉農電子商務,促進産銷對接。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重點推進農業扶貧開發,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攻堅。

  二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的食物結構和生活方式正在發生顯著改變,加工製品在農産品消費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休閒旅遊、文化教育等消費需求加快增長,這為農村二三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與此同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也必然要求我們橫向拓展農業功能,縱向延伸農業産業鏈、就業鏈和效益鏈。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牢牢抓住這個機遇,促進城鄉産業融合互動,加快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動力。要充分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打造一批鄉村休閒旅遊村鎮和産品。加快推動農業與加工、銷售、服務一體化,形成“接二連三”的全産業鏈,提升産業附加值和綜合競爭力。

  三是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近年來,工資性收入逐漸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工資性收入的增收貢獻率還會越來越高。因此,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是加快農民增收步伐的必然選擇。目前,農民轉移就業主要面臨勞動力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有效覆蓋率低等問題。為此,國家將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依法保障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分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這些措施將有助於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穩步提高工資性收入。同時,國家還將通過完善稅費政策、優化産業發展環境,鼓勵和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就地就近轉移就業。

  四是深入推進農村改革。改革是發展的源泉,也是推動農民增收的強大動力。通過深化農村改革,不僅能有力保障農民的財産權利,為增加財産性收入開闢廣闊空間,還能進一步激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全方位推動農民收入快速增長。

  國家將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業集約化、組織化水準。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開展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引導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更好地實現農民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分類實施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讓農民能夠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為農業農村發展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