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何必介意酒中金

  • 發佈時間:2015-02-07 01:31: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金箔入酒?乖乖,會不會喝死人啊?

  這可能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記得差不多二十年前,還是小學生的我第一次聽説白酒里加金箔的時候,馬上想到了紅樓夢裏的尤二姐。幾年前的一次聚會,有人帶了一支國外的金箔起泡酒來,席間有人表示不敢喝,當時碩士在讀的我作為全場學歷最低的“小盆友”,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質和氣勢喝了半瓶。我當然不確定此“金玉其外”之酒是否“有毒”,不過目測那絮狀的微量金箔,我想偶爾一次應該不會喝出毛病來罷。

  正所謂“黃金天然是貨幣”,喜愛金子並不是中國人的“專利”。雖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住著“尤二姐”,但這種對黃金又愛又懼,而且聞金色變社會心理,倒像是本土特有。即便官方科普了每公斤0.02g的最大使用量對人的健康無害也無益,也告知了國際上早有先例,金箔只不過是一種帶有著色功能的食品添加劑,金箔入酒的話題仍然嚴肅並幽默著持續發酵——如“以後要收集便便來淘金”的説法,簡直想想也是醉了。

  至於嚴肅方面則有些過了頭。有人把板子拍在衛計委頭上,認為公開徵求意見是浪費行政資源;有人指責酒企想玩噱頭,鑽技術性空子坐地起價;有人質疑增加了“含金量”後的酒品市場,會不會給奢靡和腐敗打開另一扇窗……當然這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公民精神,但如果過於拔高,就有上綱上線之嫌疑。

  徵求意見恰恰反映了政府在政務公開方面的進步,況且由討論延展開去,還順便進行了一場全民科普,就算無功也有勞。而對於造酒行業,也不是哪個企業一廂情願地玩個小花樣,就可以贏得一方市場的,畢竟話語權掌握在消費者手裏。至於奢靡和腐敗,我想這和奢侈品的存在並無直接關係,如果説金箔酒不能有,那麼國內的Hermes、LV專賣店是不是都應該關門大吉?奢侈品本身無罪,更何況微量金箔搭配二、三線白酒,也根本算不上奢侈品。

  最終,理性消費者肯定會尊重性價比:酒香不在有金箔。而土豪消費者也大可以有錢任性:除卻金箔不是酒。無論如何,買酒是個體的自然選擇,每斤多出2塊多成本的金箔酒和售價能提高多少錢也是市場關係,誰説了也不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