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公募基金經理“裸奔”投身私募

  • 發佈時間:2015-02-06 14:32:37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報消息趁著這一輪牛市的風頭,公募基金資産管理規模突飛猛進至4.5萬億元,但基金經理的“奔私潮”愈演愈烈。這一幕似曾相識。2007年的那一輪牛市曾使公募基金行業進入爆發期,資産規模屢上臺階,但基金經理出走一時蔚然成風。

  在眾多“奔私”的基金經理心目中,當前的行情是2007年以來最大的一輪牛市。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不惜在去年底放棄高額的年終獎,義無反顧地投身私募。業內將這一現象戲稱為“裸奔”。據統計,去年公募基金有215位基金經理離職,12月離職人數達30人。今年以來又有19位基金經理離職。部分排名位居前十的明星基金經理也出現在離職的名單中。

  上海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在2006年夏天重返公募基金,從管理5億元的産品起步,産品規模最大時一度超過60億元。一個月前,他發出離別信,決定開始創業。他認為,陽光私募將是未來十年最屈指可數的好行業之一,所以再次離開公募基金。

  另一位離職不久的明星基金經理崛起于2006年,在深圳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中逐漸升至公司高層的位置,其掌管的社保基金組合和公募基金産品的排名均位於前列。就在去年還剩最後幾天時,他放棄唾手可得的年終獎,決意離職。據他的同事透露,保守估計,他年底應該能拿500萬元年終獎。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基金行業內名聲顯赫的“大腕”轉身不僅是為了利益,公募基金的管理制度、公司風格、個人理想等都是影響因素,牛市的到來正好給了他們一個轉型的機會。

  基金經理“奔私”後,公募基金面臨人才匱乏的窘境,而基金行業又是高度依賴人力資本的輕資産行業。2007年,為了應對人才流失的巨大壓力,多家大型基金公司曾改善基金經理激勵制度,研究將基金經理報酬與業績掛鉤,有的公司推出面向基金經理的基金份額激勵計劃。

  類似的行業變革如今再次出現,並且比當年更徹底。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總經理明確表示要全面推行事業部制,使“公募平臺私募化”。在行業內具有標桿性意義的某大型基金公司總經理透露,將在2015年推行事業部制,同時試行員工持股。 黃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