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溫州炒房團時代終結

  • 發佈時間:2015-02-06 10:32:59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東地産

  一月中旬,浙江産權交易所發佈的一條拍賣公告,在溫州引起了巨大的震動,“溫州最大的建築企業、曾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溫州中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4216萬元的底價拍賣所有股份”。過去十年,溫州製造業的持續衰落是不爭的事實。由於製造業利潤率越來越低,前些年飛漲的房價,讓很多製造業企業投入到房地産地産行業,但隨著溫州樓市持續下滑,很多企業都被套牢,最後因資金鏈斷裂被拖垮。而響徹全國的“溫州炒房團”,也在近兩年來銷聲匿跡。

  溫州炒房團的風雲時代

  溫州炒房團在過去十多年間聲名鵲起。作為有著“中國猶太人”之稱的溫州人,經過十幾年的財富積累,手中累積大量資金,溫州商人開始攜鉅款四處尋找投資機會。

  1998年到2001年,溫州的民間資本大量投入當地房地産,促使當地房地産價格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市區房價快速從2000元/平方米左右,飆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2001年8月18日,第一個購房團前往上海,157名溫州客三天買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萬元現金砸向上海樓市。溫州炒房團一戰成名。

  從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溫州炒房團的足跡遍佈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福州、成都,甚至漂洋過海到了美國、迪拜等地。每到一處均能引起“房價上漲”的恐慌。

  在媒體的報道中,“溫州炒房團”有如蝗蟲一般可怕。他們曾經佔據了杭州樓市兩成的份額,把湖南的開發商逼到轉行開礦,甚至在一年中買下福州近三分之一的房子……“溫州人推薦”也成了房地産商打出的一張推高房價牌。溫州炒房團所到之處,民眾抱怨頗多:“房價就是被這幫人炒上去的。”炒房時代終結

  2008年至2012年,“溫州炒房團”走向分化。2008年,起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金融危機,又一次將中國的房地産市場推上十字路口。一方面,中央“四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臨危受命”,重新助燃了國內房價;另一方面,受歐洲債務危機和全球經濟低迷的進一步影響,國內經濟滯緩,房地産市場面臨艱難選擇。

  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的調控政策與措施下,圍繞房價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問題,“溫州炒房團”出現分化:更多的溫州資本持有人義無反顧地加入,更有甚者,部分“溫州炒房團”還將戰場推進到香港進行批量購房;而一部分溫州資本持有人,可能的確感受到了波濤洶湧下的暗礁,撤出了房地産市場。

  2009年,近5萬浙商投資迪拜,每人平均擁有一套住宅。金融風暴過後迪拜樓市縮水,浙商資産蒸發20億元。

  2011年伊始,新一輪國家宏觀調控重拳出擊、步步緊跟,房市迎來全國性“拐點”。在史上最嚴限購令的阻攔下,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省會城市都被炒房團劃入了“黑名單”。

  2012年,溫州炒房團的或全軍覆沒的消息開始頻繁見諸報端:“溫州炒房團棄房跑路”、“八成炒房團資不抵債”、“溫州炒房團的覆滅是市場的必然”。

  相關專家表示,中國房地産市場絕沒有前幾年那樣的暴漲機會,通過炒房賺取財富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但對於中國實體經濟而言是一件好事:將會令更多的民間資本投入到實體中去,將令實體企業經營者不會再有不務正業的衝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