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降準“甘霖”潤澤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5-02-06 05:52:4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時隔兩年多後宣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並同時疊加採用定向降準工具。據測算,按照2014年12月存款計算,此次統一下調準備金率將釋放近5868億元流動性,加上定向降準,整體估計釋放流動性資金6000億元左右。無論對於金融界還是實體經濟領域,這一流動性釋放都意義重大。

  裝備製造迎利好

  本報記者 劉 瑾

  存準率下調,對於當下投資放緩的裝備製造業無疑是個利好。社會上將會有更多的可供支配資金,有望對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産生推動作用。

  中經裝備製造業景氣指數報告特約分析師、民族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馬光耀表示,此次調整對裝備製造業可能會産生一定的帶動作用。

  工程機械相關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次存準率下調,將會刺激工程機械下游的基建投資復蘇。由於銀行貸款寬鬆與否對工程機械行業下游需求影響明顯,因此,準存率下調對工程機械市場將産生明顯的杠桿作用。

  中經裝備製造業景氣指數解讀人、機械工業資訊中心專家白涌如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小微企業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裝備製造業等實體企業景氣度下滑,投資需求下降客觀顯示為融資問題有所緩解,但從企業反映看,資金成本高依然是瓶頸。

  白涌如表示,降息和降準等貨幣政策支援,對於緩解實體企業融資困難會有實際效用,也是普惠式的基本手段。此外,還需要加快發展信用體系建設、拓寬融資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支援等措施共同發力,為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小微企業蓬勃興起的局面創造更為良好的環境。

  “三農”信貸需求旺

  本報記者 劉 慧

  “降準會增加市場流動性,增加農村信貸供給,但不能從根本上滿足‘三農’日益增長的信貸需求。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長遠看,必須推動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何廣文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從當前看,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緩解當前農村資金短缺的最切實有效的措施。此次降準明顯傾向“三農”,一方面更加突出政策性銀行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對中央一號文件的響應,是支援現代農業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一大亮點,就是提出要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要綜合運用財政稅收、貨幣信貸、金融監管等政策措施,支援農村金融發展,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確保農業信貸總量持續增加、涉農貸款比例不降低。“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創新金融服務,開展農村普惠金融服務,增加農村信貸供給,有助於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安徽現代糧食物流中心庫副主任葛亮告訴記者,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一直大力支援政策性糧食收儲,保證收儲企業有足夠充裕的資金收儲糧食。央行額外降低農發行存款準備金率,對於政策性糧食收儲具有普惠意義。

  吉林市東福米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研發、稻米加工、農機服務等於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去年開始承擔政策性糧食收儲任務。公司總經理劉延峰告訴記者,今年農發行的貸款已經足額撥款到位,但企業經營性的收儲仍然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劉延峰正組織公司管理人員學習中央一號文件,他説,最關心的是一號文件精神怎樣落實。“企業一旦陷入困境,最終拖累的是農民。希望國家繼續加大對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小微企業信心足

  本報記者 張 玫

  “這次央行降準政策中,不僅有全面的普降,還有針對特定領域的定向調控,幅度很大,銀行資金面寬鬆了,對小微企業來説肯定是利好。”説起降準,浙江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有些激動。

  據鄭晨愛介紹,目前溫州服裝業正處在調整期,由於成本增高、市場飽和,競爭能力減弱,去年整個行業利潤沒有增加。現在,各家企業都在籌劃新一年的生産計劃,定向降準讓大家振奮,因為他們相信,中央對小微企業的支援一直沒有間斷過。在鄭晨愛看來,降準還不夠“解渴”。“我們最盼的是降息,這樣可以更好地緩解融資貴。”鄭晨愛説。

  溫州市海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顯鋼很興奮,他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自己現有兩家企業,溫州這家沒有貸款,不是不需要,而是因為銀行貸款週期長,手續還繁瑣。2012年,他在重慶創辦了能億科技有限公司,本想貸款2000萬元,最終被減半,銀行的理由是他的企業剛啟動,營業額不高。“現在,銀行資金面寬鬆了,融資會更方便。我打算續貸,再提高額度,應該沒有問題了。”郭顯鋼滔滔不絕,言語中透著自信。

  蒼南企業家郭庭同的凱業包裝有限公司一直租用廠房,因為沒有抵押物,他只好用個人房産抵押申請貸款來投入企業。這次央行新政出臺,他個人貸款的額度應該可以增加,也能緩解企業發展中的資金困難。郭庭同對記者説,“如果銀行能夠更多地考慮用企業的信用評級作為放貸依據,設定信用額度來扶持小微企業,就可以把降準釋放出來的資金放給實體企業,更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樓市困局仍待解

  本報記者 亢 舒

  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認為,降準意味著流動性的釋放,能為缺錢的樓市注入一些“活力”。但是,此次降準對樓市究竟能産生多大影響,還有待時間檢驗。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此次降準中有定向因素,雖然整體流動性的確會增加,但增加的流動性銀行具體放給誰,將取決於銀行自身的經營策略和風險控制。

  受去年部分城市取消限購、二套房貸政策放寬等政策影響,樓市總體成交量有所回升。但是,樓市庫存仍在高位,特別是一些三、四線城市,庫存量非常高。因此,2015年樓市關鍵詞應該還是“去庫存”。業內專家認為,本次降準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對加速市場庫存消化起到一定作用。

  樓市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這基本上已成行業內外共識,銀行對於房地産領域的貸款持更加審慎的態度。即便由於降準,開發商資金可以稍微寬鬆起來,但庫存過大的情況下,想要上調價格恐怕也很難,出現迅速反彈的可能性更是不大。

  @風影:央行打出降準“組合拳”,顯然是要為實體經濟注入流動性。降準只是增加了銀行的放款能力,但如今經濟下行壓力大,銀行的放款意願並不強,降準效果顯現還有待時日。

  @小何別淚流: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除了金融政策外,産業政策方面應該打造經濟增長點,形成有競爭力的産業,重塑實體經濟的競爭力,才能引導金融資源不斷流向實體經濟。

  @ABC_123:全面降準主要因為實體經濟不斷下行、物價水準下滑、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不下。降準之後,增加銀行可貸資金,利好實體經濟,同時,也有利於通過資産配置支援基礎設施建設。

  @寂靜滴天空:對需要融資的企業來説,降準無疑有利於盤活實體經濟。尤其是此次結構性地加大了對小微企業、“三農”等的支援,更突出了管理層的務實考慮。

  @走天涯:降準有助於房地産投資企穩,將有利於房企銷售的持續回升。

  (本報記者 王 琳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