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資參與基建應避免政策歧視

  • 發佈時間:2015-02-06 01:00:0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本報報道,隨著高速路網和城市幹道的快速發展,曾作為金三角“印鈔機”的長潭西線效益不斷下滑,而長韶婁高速公路的修建與“佔用”路段,則令長潭西公司與地方政府的矛盾不斷升級。該事件兩大主角長潭西公司與湖南省交通廳之間最根本的矛盾集中在BOT合同中的一個條款,該合同第八章有條款規定“在本項目附近甲方不得進行任何競爭性的建設規劃”。對此,湖南省交通廳基本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年簽署BOT合同時,部分政府部門的法治意識較為淡薄,因此合同裏出現了一些現在看來無法兌現的承諾。

  對此,不少網民表示,民資參與地方基建等公共項目遭遇種種問題,凸顯其身處弱勢地位,相關權益得不到保障,也反映了有關部門缺乏契約精神,未能依法履約。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過程中,有關部門必須依法辦事,合理界定政府和企業的職責,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為民資參與公共項目創造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

  民資地位相對弱勢

  “相煎何太急。”對於長潭西公司與湖南省交通廳之間存在的矛盾,網民“草帽路橋人”給出這樣評論。在他看來,民企和地方政府之間應通力合作共同建設好當地基礎設施,而不是撕破臉鬧矛盾。

  網民“肯特微網志”稱,近期多個省份陸續對外發佈向民資開放的國有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上萬億元。然而,目前民資雖投資意願強烈,仍普遍有賠本賺吆喝、缺少話語權、遭受政策性歧視等擔憂。

  網民“freedomfund”表示,政策鼓勵民資進入相關領域,避免新一輪保增長過程中政府投資對民資的擠出。這些政策強調平等保護民資合法權益,既顯示出當前民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民資在眾多領域面臨的“玻璃門、彈簧門”的困境。

  相關方應依法辦事

  網民“周老師”表示,地方政府引民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應保證合作雙方的合法權益,在平等協商、依法合規的基礎上,按照權責明確、規範高效的原則訂立項目合同。合同雙方要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契約意識和信用意識,項目合同一經簽署必須嚴格執行,無故違約必須承擔相應責任。

  網民“余豐慧”稱,地方政府部門在以往的公私合作項目執行過程中暴露出執行力弱、缺乏契約精神等問題。集中表現在幾大風險上:“合同是張紙,簽完隨時改”,政策隨意性風險非常之大。契約精神、合同履約守信意識非常差。一些地方合同簽署後把民資引進來就“變臉”、就改變合同條款和約定,令民資非常害怕。

  網民“freedomfund”認為,當用行政和政策的力量去鼓勵資本進入公共項目時,應該謹防不受法律制約的行政力量翻雲覆雨。

  創造公平市場環境

  網民“george777”表示,有關部門應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為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

  網民“周老師”表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要遵循轉變職能,合理界定政府和企業的職責定位;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合理設計,構建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誠信守約,保證合作雙方的合法權益;完善機制,營造公開透明的政策環境。

  網民“金恒”認為,應協調好私人部門的利潤和項目公益性之間的平衡關係,通過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特許經營項目能充分發揮雙方各自優勢,節約整個項目的建設和經營成本,同時提高公共服務品質。

  (記者 趙東東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