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對外開放直面複雜之勢
- 發佈時間:2015-02-05 19:29:3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際商報:如何評價我國當前農業對外貿易和合作的總體格局?如何進一步提升農業對外開放水準?
趙玉敏:現階段我國農業整體開放程度低於工業,不但關稅保護水準相對高,而且非關稅保護措施也較多,基礎農産品貿易基本上依舊是國營貿易管理,自由化程度低。但隨著我國農業生産和流通體制的變革,農業開放程度已有顯著提高。農産品進出口持續快速增長,農業領域的外商投資不斷增加,農業“走出去”已成氣候。為了提升我國農業生産力水準,利用國內外市場更好地配置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我國有必要進一步提高農業開放水準,特別是在推進區域經濟合作、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背景下,農業領域的開放合作是大勢所趨。
姜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農産品貿易快速發展,國內外兩個市場相互作用不斷增強。2001年~2014年,我國農産品貿易總額由279億美元增至1945億美元,年均遞增16.1%;進口額由119億美元增至1225億美元,年均遞增19.6%;出口額由161億美元增至720億美元,年均遞增12.2%。從2004年起,我國農産品貿易由長期順差轉為持續逆差,貿易逆差呈擴大趨勢。土地密集型産品的進口有效增加了農産品供給,緩解了國內農業資源壓力,為農業結構戰略調整提供了空間;勞動力密集型優勢農産品出口,拓寬了農民就業增收的渠道,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我國農産品貿易對促進國內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國農業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一些産品的進口給國內産業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和潛在風險。未來面對國際農産品市場波動性、不確定性、風險性加劇和我國農産品生産成本快速增長的現實,要切實保護好我國大宗農産品貿易保護政策和國內農業政策支援空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翁鳴:我國在農産品貿易、農業對外合作上面臨複雜局面。中央一號文件最核心的思想是加大農業改革創新的力度,這是由國內外複雜、深層、尖銳的矛盾造成的。中國農業改革創新走到現在,剩下的都是難點、頑癥,如果不攻克這些難點、頑癥,我國農業難有更大發展。
張海森:我國農業對外開放的總體水準在全球都處於很高水準,取得了世界第二大農産品進口國、第四大農産品出口國、農産品平均關稅水準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等驕人成績。但就目前來看,我國農産品進口增速遠超出口。大宗農産品全面凈進口態勢強化,價差驅動型進口特徵顯著。長期看,貿易逆差將進一步擴大。在利用外資方面,我國缺乏有效的監管,這對國內農業和相關産業安全影響較大。在對外投資方面,農業對外投資雖然增長較快,但在我國對外投資總額中佔比偏低。因此,只有提升國內農業現代化水準,增強産業競爭力,才能有效促進農業對外開放水準和品質的提高。
毛學峰:入世以來,中國逐漸融入全球經濟,農業與國際市場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整體而言,貿易、資本流動和國際合作交流都取得不錯的成績。遵循比較優勢原則,中國農産品貿易結構呈現為出口蔬菜、水果和水産品等勞動密集型産品,進口油料、棉花等土地密集型産品,貿易逆差基本成為常態,中國已成為農産品貿易大國。
中國農業利用外資越來越多,從單一的雙邊渠道受援、引資到多邊渠道援助、貸款、合資、合作、獨資相結合,利用外資方式不斷多樣化,數量不斷增加。不過,中國剛開始農業“走出去”,對周邊國家、南美、非洲的投資仍處於初級階段,“走出去”的企業尚在學習之中。
最後,中國一直加強農業國際合作交流,幫助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糧食穩定生産與供給。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