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糧食局解讀《關於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

  • 發佈時間:2015-02-05 16:35: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國家糧食局解讀《關於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

  新華網北京2月5日電(記者劉羊旸)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這是國務院就全面落實地方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出臺的首個專門文件。國家糧食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顏波5日在接受中國政府網線上訪談時,對意見中社會關心的熱點進行了解讀。

  “十一連增”後增産的挑戰更大

  在談到意見出臺的背景時,顏波表示,我國糧食生産實現了“十一連增”,總體看,當前國家糧食安全形勢是好的。但我們仍要居安思危,至少有以下幾方面情況要考慮到:

  一是我國的農業資源稟賦先天不足,耕地、淡水資源都較緊缺,每人平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1/3,每人平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1/4,在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後,糧食增産面臨的困難會更多、挑戰會更大,所以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否則糧食生産就容易出現大的滑坡。

  二是我國人口眾多,消費結構在升級,包括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所以緊平衡是我國糧食供求的一個長期態勢。

  三是“十一連增”後,尤其是當前部分糧食品種供求是相對寬鬆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放鬆糧食生産,忽視糧食流通,有的地方也存在著過度依靠中央的現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出臺意見,其意義重大。

  地方糧食儲備是維護糧食安全、市場穩定的首道防線

  顏波表示,地方糧食儲備是我國糧食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職責是地方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加強市場調控的最重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是維護糧食安全、維護市場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隨著人口增長和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我國糧食消費量、商品量和社會流通量都在不斷增加,中央掌握的糧源有所增加,農民、消費者和糧食企業的存糧明顯減少,比如城鎮居民是吃一點買一點,農戶生産出來之後因為缺乏一些倉儲設施,也要把它賣出去。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增加地方糧食儲備。”顏波説。

  對此,意見要求,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的儲備規模和完成時限,抓緊充實地方糧食儲備。進一步優化儲備佈局和品種結構,落實儲備費用和利息補貼資金,完善輪換管理和庫存監管機制。

  糧食生産向主産區集中帶來流通矛盾

  “現在的一個趨勢是糧食生産逐步向主産區集中,應該説這有利於發揮資源的比較優勢,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流通當中的矛盾和保持供求平衡的矛盾。”顏波説。

  目前,我國各區域糧食産量、庫存量和消費量是不平衡的。我國13個主産區糧食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75%以上,特別是北方7個主産省份佔全國糧食總産量的差不多五成;13個主産區的庫存佔全國的71%,銷區佔到9%。

  “這種生産和消費的佈局給糧食流通帶來了很大壓力,維護區域市場的供求平衡和穩定的任務是非常重的,這就需要不同的區域在保障糧食供求基本平衡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顏波説。

  對此,意見明確,加強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和管理;積極發展糧食物流網路;加強糧食産銷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