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短期上漲難改低位態勢  對宏觀經濟拖累已體現

  • 發佈時間:2015-02-05 06:33:15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於油價

  經歷大半年之久的壓抑,國際油價出現報復性反彈,近三個交易日上漲近20%,紐約原油價格累計上漲超19%,反彈至每桶53.03美元;布倫特原油價格累計上漲超18%,漲至57.91美元。。然而在專家看來,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大格局仍未根本改變,後期油價仍將低位運作。

  對於宏觀經濟而言,過低的油價已引發全球對通縮的擔憂。在我國,低油價對CPI和PPI造成的拖累已經體現。專家認為,應採取措施及早防範輸入性通縮風險。

  易信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分析認為,誘髮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歐美原油開採投資下降。另外,美國頁巖油生産熱也開始降溫,使得長期承受供應過剩重壓的石油市場,迎來了難得的利好信號,出現大幅反彈。

  就像此前油價持續斷崖式下跌令人大跌眼鏡一樣,此次國際油價驟然暴漲也令市場摸不著頭腦了。甚至有人産生疑問:國際油價會起死回生嗎?

  “長期來看,全球石油市場供應過剩的格局仍未得到根本緩解。”朱文灝表示,眼下原油價格跌速雖然放緩,但市場依舊脆弱敏感,後期油價仍有一定下行空間。

  短期來看,低油價給普通消費者帶來了福利,但持續的低油價也會給宏觀經濟帶來輸入性通縮的風險。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由於國際油價和國內石油化工類産品價格連續大幅度下跌,影響我國去年12月CPI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PPI則被影響0.4個百分點,佔PPI總降幅的67%左右。

  復旦大學能源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力波認為,在低油價背景下,國家可借機推進能源領域的價格體制改革,一方面,推進清潔油品使用,促進節能減排;另一方面,提前防範通縮的風險。(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