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廠商或迎來春天
- 發佈時間:2015-02-05 04:35:14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松下中國透露,在電視機價格競爭越發激烈的過程中,松下作出了難以繼續自行生産的經營判斷,並宣告中國境內電視機生産的終結。無獨有偶,近期東芝也傳出消息,3月份起將逐步停止研發和銷售面向海外市場的電視機。專家表示,在輝煌了三十多年後,日本家電産業主導權交棒,或將引發下一輪中韓企業的對決。
日係企業逐漸衰退
曾幾何時,日係品牌作為老牌彩電外資企業,曾經在中國消費者心中有著良好的口碑,日係彩電也曾經是消費者心中的首選。但從近幾年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狀態分析,日係彩電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卻顯得頗為暗淡。在中國生産電視機已經有19年曆史的松下,去年退出了電漿電視生産,結束了液晶電視製造,至此,松下宣告了中國境內的電視機生産的終結。
不僅如此,新力更早就啟動了電視去製造化,夏普也在部分市場進行委託加工。十年間,電視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0年前日本家電還稱霸家電江湖,5年前,東芝、日立品牌就已逐漸退出我們的視野。現在隨意走入一個家電賣場,松下的彩電也幾乎很難找到,夏普等品牌就連展櫃也在逐漸變小……
彩電市場蕭條下滑
日企的退出與彩電市場的蕭條不無關係,一邊是紛紛擾擾的價格戰,一邊卻是彩電企業抱團過冬。對於不少消費者而言,只在5年前,買一台32英寸的彩電還動輒需要5000多元,而如今,彩電早已“白菜價”,千元左右就有不少優質選擇。今天花費5000元,甚至可以享受“高大上”的50英寸3D智慧電視。
但賣出“白菜價”的彩電似乎並不像白菜一般銷量好。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內銷市場總量為2093萬台,同比下降9%,銷售額696億元,同比下降15%。奧維諮詢同時預測,儘管下半年銷量將有所回升,達到2200萬台左右,但依然難挽彩電銷售下滑態勢,這也將是國內彩電業30多年來首次出現行業性負增長。
中韓企業技術廝殺
行業的尷尬,是內憂外患的必然結果。一方面政策退出歷史舞臺,使彩電企業的持續增長未來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以聯想、樂視、小米等為代表的一批IT企業相繼將目光投向彩電市場,樂視TV、小米電視等開始蠶食傳統彩電企業的生存空間。傳統的彩電企業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未來的路如何走,成為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想要走出困境,革新技術顯然是不變的真理。數據顯示,2014年中外主流彩電品牌在新型屏顯技術創新上的角逐愈發激烈,曲面、OLED、大屏鐳射影院、量子點等新型屏顯技術並存的産品品類多元化競爭格局逐漸顯現,各個廠商都在不遺餘力地研發新技術以激發消費者的熱情。
以OLED為例,目前這一技術基本掌握在LG和三星手裏,但創維、康佳、長虹等國內彩電品牌2014年以來一直跟進OLED産品佈局。另一方面,三星則和TCL一起發力量子點技術,LG將投資重點放在鐳射電視方面。
同時,在“軟體為王”的網際網路時代,長虹在硬體、軟體方面進行升級,發佈了CHiQ電視,TCL推出TV+微信電視。
雄霸江湖品質為上
業內人士表示,日本企業的退出或將是為南韓品牌和中國企業創造機會。回顧全球家電産業重心轉移,上世紀50年代前美國一統天下,歐洲家電亦有一席之地,1970年至2000年期間,日本家電稱霸家電江湖。進入本世紀,南韓、中國企業快速崛起,日本企業退出後,由誰來接下一棒,將由技術説了算!專家提醒,在整個彩電市場不景氣大環境下,無論是外資家電品牌的沒落,還是國産品牌的迅速崛起,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契機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應該是品牌的建立,産品的品質安全,品質的保障,最重要的是贏得消費者信賴。
文/記者 李媛媛 圖/記者 孫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