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糧食“十一連增”,為何還要“馬鈴薯主糧化”

  • 發佈時間:2015-02-04 01:31:2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有媒體就社會關注的“馬鈴薯主糧化”採訪“長期關注糧食安全的學者”認為:“這標誌著,我國的糧食儲備肯定出現問題了。只是中央不明説,將問題捂住。”

  如此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議題,理應得到第一時間的解讀澄清。本報記者今天採訪了農業部馬鈴薯主糧化課題組負責人、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所所長戴小楓,請他就糧食“十一連增”之後、為何還要“馬鈴薯主糧化”作出理性分析和判斷。

  馬鈴薯主糧化的好處數不清

  科技日報:糧食安全既維繫“國計”大事,又牽連“民生”細節,是老百姓關心的頭等大事。作為知名農業科技專家,您對“糧食儲備出現問題”,尤其是“將問題捂住”等説法,有什麼樣的基本判斷?

  戴小楓:馬鈴薯主糧化肯定事關國家糧食安全,但它本身還真和糧食儲備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糧食儲備涉及另一議題,這裡不作專門討論了。

  至於“將問題捂住”,更屬子虛烏有。事實恰恰相反,馬鈴薯主糧化正是直面我國當前的糧食安全問題,所採取的最為有效的戰略舉措。它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和收益、改善國民身體素質、優化生態環境,都有顯著積極作用。可以説,馬鈴薯主糧化的好處,數都數不清。

  中國人為何“不把馬鈴薯當乾糧”?

  科技日報:馬鈴薯這麼好,在中華飲食文化圈之外的其他地方,幾乎都是主糧;唯獨在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中,拿它“不當乾糧”,這是為什麼?

  戴小楓:馬鈴薯是外來物種,400多年前從中美洲傳入之後,中國人就一直“不把馬鈴薯當乾糧”。我們分析,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人的主食“四大件”——北方人習慣吃的饅頭、麵條,南方人習慣吃的米飯、米線,都需二次加工成型,而馬鈴薯粉由於不含面筋蛋白,就不像小麥粉那樣可以輕易做成饅頭、麵條,更不像稻米那樣可以做成米飯、米線,頂多做成粉條當副食吃。而在西方,馬鈴薯泥、薯片甚至是未經加工的馬鈴薯塊直接蒸煮熟,都是大眾喜聞樂見的主食。

  市場倒逼馬鈴薯主糧化

  科技日報:中國人把馬鈴薯當菜吃,一吃就是幾百年;現在糧食“十一連增”了,反而提出馬鈴薯主糧化,這恐怕是社會上有人對此産生疑慮的主要原因。

  戴小楓:其實前些年已有專家提出“小馬鈴薯大産業”,建議主糧化,但只是零星的建議。而馬鈴薯主糧化作為國家層面的戰略舉措提出,是市場倒逼出來的。

  我們國家已經實現了糧食産量“十一連增”,“中國人的飯碗是端在自己手裏的”這一基本判斷沒有錯。但與糧食連年豐産同時,糧食進口量也連年遞增。1996年《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首次提出糧食自給率不低於95%的目標,《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再次確認這一目標。但事實上,到2014年,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跌到87%。

  不過,目前業界對於95%紅線爭議較大。一方面,因為糧食統計口徑中,除了稻米、小麥、玉米三大口糧之外,還包括進口最大宗的大豆,如果把大豆拿出來單算,應該説進口的口糧數量並不大,口糧基本自給的要求和現實狀況是吻合的。另一方面,糧食自給率下降,是居民消費升級、參與國際市場、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專家普遍認為,95%紅線是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在新形勢下,糧食安全的內涵與10年、20年前不完全一樣了。所以,保證糧食、尤其是口糧的較高自給率是底線;未來要進一步滿足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及減輕環境與資源壓力,適度進口工業用糧、飼料用糧甚至口糧,將不可避免。

  伴隨糧食進口量連年遞增的,還有一個奇特現象:最近三年馬鈴薯的進口量連年增高。這逼迫有關決策層警覺:“連馬鈴薯都要進口嗎?”同時催人思考,由此探索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中國人缺什麼它就有什麼

  科技日報:中國話的語境中,“飲食”常和“風俗”相聯,構成“習慣”,是很難改變的;而飲食中的主食,更顯其頑固性。那麼,用什麼來説服國人“把馬鈴薯當乾糧”呢?

  戴小楓:所謂主食或主糧,有一個簡單認定法——吃飯時端在手裏、拿在手裏吃的叫主糧,盛在盤子裏放在餐桌中間的叫副食。按國際通行説法,主糧有“四大”:大面積、大規模種植,有足夠大的産量,能夠在比較大區域內長時間儲存,具營養價值而被大部分人喜歡吃。

  用此標準衡量,馬鈴薯的表現沒有一項不優秀。

  目前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大數約8000萬畝,雖跟玉米的5.5億畝、水稻的4.5億畝和小麥的3.4億畝不在一個量級,比大豆的1億畝也有差距,但肯定算是大規模種植。

  按目前國內平均畝産一噸計算,全國馬鈴薯産量大數在8000萬噸左右,折合馬鈴薯全粉約1600萬噸,相當於全國夏糧總量的1/6。而世界平均畝産水準為1.2噸,發達國家則將近3噸,最高可達8噸。這跟我們不好好種它、不用好地種它、不選用高澱粉含量品種(因為菜用)有關,另一方面也説明産量潛力極大。

  主糧至少要能做到週年存放,而耐存正是馬鈴薯的強項。馬鈴薯經脫水乾燥後磨成粉,稱為馬鈴薯全粉,一般能存七八年,遠遠超過米、面和玉米。收購商願意收,易存放,損耗小,好賺錢,是一個不得了的市場優勢。

  至於營養價值,可以説不起眼的小馬鈴薯“渾身都是寶”:跟現有三大主糧比,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所以熱量低,總糖量也低,特別適合於“三高”人群;但膳食纖維含量高,特別適合於“十男九痔”的國人;同時人體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高,尤其是中國人容易缺乏的鈣、硒、鐵、鋅等,“中國人缺什麼它就有什麼”。

  所以,馬鈴薯主糧化將帶來中國人的“膳食革命”,把馬鈴薯當主糧吃,可以強健中華民族。

  馬鈴薯主糧化具有全局性意義

  科技日報:吃馬鈴薯有這麼多好處,慢慢把它當成主食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説馬鈴薯主糧化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舉措呢?

  戴小楓:在糧食産量“十一連增”的重壓之下,相關決策層思考:我們的農業是不是可持續的?

  目前,全國工業和城市用水佔總量的30%強,農業用水則佔近70%,而且其中有效用水僅佔1/3。以現有三大主糧為例,水稻、小麥、玉米都是高耗水作物,其中,小麥一季生理需水100方,玉米為120-140方。把這一基數乘以它們的種植面積,得出天文數字的耗水量,還不考慮其2/3的浪費。

  特別是在華北“漏斗區”,約5500多萬畝的糧食主産區,為了澆地上的莊稼,地下水採到幾百米深,形成地下“漏斗”,導致降水、地面徑流和地下水“三水”失衡,不能迴圈。

  而馬鈴薯恰恰是耐旱、耐低溫、耐鹽鹼同時生長期短並高産的作物。馬鈴薯另一個強勢優點省工,在當今中國也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隨著大規模工業化、城鎮化,農村“用工難”問題普遍而突出,“什麼省事就種什麼、怎麼省事就怎麼種”是從南到北無可避免的通病。

  馬鈴薯宜作的第二塊區域是著名的“胡煥庸線”,即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衝大致為傾斜45度的一條基本直線,氣象學上為乾旱半乾旱地帶,普通農作物的有效積溫也不夠,有大片潛在農田都沒動用。

  還有第三塊南方冬閒田,大概有2.7億畝,其中能夠用於種馬鈴薯的至少有1.7億畝。

  這三大塊,加上現有8000萬畝,全國新增2億畝馬鈴薯種植面積是有把握的。這2億畝,不與其他三大糧食作物爭地、爭水、爭人工、爭肥、爭藥,按畝産平均兩噸計算,一年收穫4億噸專用馬鈴薯,折合全粉8000萬噸。這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新增了一個夏糧,這是了不起的貢獻——既緩解了糧食安全壓力,又調整了種植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又改善了生態環境。説它具有全局性意義,毫不為過。

  (科技日報北京2月3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