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翻身作主糧 專家:有利於控制體重
- 發佈時間:2015-01-27 10:14:0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時習
將新聞進行到底
人們可能不會想到,學名“馬鈴薯”的馬鈴薯會像現在這樣火。日前,在一場題為“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的研討會上,農業部官員稱,未來幾年,我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馬鈴薯將成為繼稻米、小麥、玉米之後的又一主糧。這樣,昔日不起眼的馬鈴薯就要華麗轉身,一舉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新聞緣起
馬鈴薯逆襲 將成我國第四大主糧
1月6日,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研討會”上表示,將通過幾年時間力爭實現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單産水準、總産量和主糧化産品在馬鈴薯總消費量中的比重均有顯著提升,讓馬鈴薯逐漸成為水稻、小麥、玉米之後的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
原本位列雜糧隊伍的馬鈴薯,終於要逆襲成為人們手裏的主糧,有網友調侃“這種轉變一時間不好接受”。與此同時,關於馬鈴薯緣何成為主糧的各種討論更是持續發酵,此起彼伏。
什麼叫做主糧?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熊興耀教授看來,成為主糧的作物應該滿足3個條件:一是種植面積比較大、産量較高;二是能夠大量的、長時間存儲;三是大部分人能接受,在一日三餐裏佔重要比重,能夠提供人們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和營養。
核心關注
接軌國際 晉陞主糧並非雪中送炭
作為外來作物,400多年前,馬鈴薯不遠萬里,從歐洲來到中國。然而,不幸的是,儘管世界其他地方早已將其作為主糧吃了幾千年,但在我國,因為老百姓無法把它加工成日常更習慣吃的饅頭、麵條和米飯,馬鈴薯的主糧化之路便走得有點慢。
“馬鈴薯主糧化被提上日程是基於目前我國環境和糧食安全問題的現實。”熊興耀説。
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糧食需求增量將超過1000億斤,熊興耀指出,雖然我國目前玉米、水稻、小麥的平均産量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準,但受耕地資源的約束和種植效益的影響,小麥、水稻等口糧品種繼續增産的空間變小、提高産量的難度加大。
相比而言,種馬鈴薯容易得多。它不需要佔用太多的水資源,對氣候、土地品質的要求也不高,生長期短、産量又高,相對於一茬要用多種農藥和生長調節劑的水稻和小麥,馬鈴薯對水資源的需求和對環境的壓力也要小很多,如果大量種植,將有利於環境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馬鈴薯增産空間很可觀,在目前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馬鈴薯主糧化很有意義,而且馬鈴薯本身營養豐富,對人體健康更有好處。”熊興耀説。
“再就是與國際接軌,國際糧農組織早就把馬鈴薯列為四大主糧之一,升級為主糧後,國家也將會對馬鈴薯在生産和科研上給予它與其他主糧相同的扶持政策。”熊興耀強調。
事實上,在主糧化的進程中,相較于小麥、玉米和水稻,小小的馬鈴薯還是擁有很大優勢的。儘管鮮薯含水量高,不耐存儲、不方便運輸,但若把它加工成澱粉、全粉和脫水産品,以幹物質進行存儲,馬鈴薯就比麵粉和大米更耐儲藏。與此同時,科研人員發現,馬鈴薯配比製成的主糧,相較一般的小麥和大米等食品,具有更加豐富的營養價值。馬鈴薯富含粗纖維和氨基酸,低糖低脂,不僅有利於人們控制體重、清理腸道,還適宜糖尿病患者等人群食用。
對此,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潘文博這樣説:“馬鈴薯主糧化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是讓老百姓吃得更好、更營養、更健康。這也是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馬鈴薯升級 待遇從此大不同
在我國,馬鈴薯種植較大的區域主要是內蒙古、雲南、貴州、甘肅等較貧困地區。
“馬鈴薯是國內75%重點扶貧縣的主糧,老百姓每年用它替代糧食3—6個月。”一位從事馬鈴薯研究30多年的專家説。
5斤馬鈴薯可折合成一斤糧食(不同地區略有不同)。在國內,馬鈴薯早已被作為糧食作物統計到每年糧食總産數據中。承擔著主糧的責任,卻享受不了主糧的待遇,馬鈴薯的處境,著實有點慘。
“不僅如此,同樣是農民,種小麥、水稻的農民能夠獲得國家的各種補貼,由於不是主糧,種馬鈴薯的農民卻什麼都得不到。對他們來講,這有失公平。”熊興耀説。業界很多人戲謔地將馬鈴薯稱為“三無”産品。良種補貼是我國促進糧食穩定增産,保障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力舉。然而,放眼全國,僅有很少地區對馬鈴薯進行少量補貼。
在這種狀況下,長期以來,我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一直在8000萬畝左右徘徊,增長緩慢。“地方的種植積極性都轉移到了獲得補貼的糧食作物上。”熊興耀説,這大大限制了馬鈴薯産業的發展。
有專家指出,“主糧”和“非主糧”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成為主糧作物,在産業上將享受到更多的扶持、優惠政策,在科研上,也有大量的項目資金投入用於開發新品種等的研究。
熊興耀也表示,目前我國從國家隊到地方隊,馬鈴薯的研發是非常薄弱的,水稻、小麥等作物作為重點科研對象,很容易拿到項目經費,但相比之下馬鈴薯研發的項目和投入還很不夠。
專家建言
未來發展 育種技術提高是關鍵
當前,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以上,主要分佈在西南、東北、西北等地區。而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提出,未來馬鈴薯主糧化種植目標是1.5億畝。
對此,潘文博表示,擴大馬鈴薯種植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與水稻、小麥、玉米等三大作物爭地。馬鈴薯主糧化關鍵是要優化佈局,西北地區要推廣旱作節水技術,因地制宜發展馬鈴薯;南方地區要重點開發利用冬閒田,擴大冬種馬鈴薯等作物種植面積;要在水資源短缺的華北等地區,適度改種一些節水作物包括馬鈴薯。
據統計,全國馬鈴薯平均畝産在1噸左右,這一數據已經維持了30多年。其間,國外馬鈴薯單産已由每公頃10多噸增長到30多噸,合每畝兩噸多。
“好的品種是影響豐收的重要因素。”熊興耀説,在這方面,科學研究任重道遠、大有可為。
馬鈴薯為無性繁殖作物,野生種質資源抗旱、抗寒的優良性狀很難被直接“拿”過來。為此,必須做好以育種親本為代表的種質資源收集和遺傳基礎研究。“親本的好壞與後來的品種性能密切相關。”
在這方面,熊興耀等研究人員已經做了大量嘗試。在農科院的研究基地——華北主要地下水超採漏斗區衡水,他們初步篩選出大西洋、費烏瑞它和中薯5號等多個適宜品種,這些品種適應性強、生長勢強、豐産性好,産量高的畝産可以達到2.5噸。
同時,他們還創新建立了“馬鈴薯+穀子”種植新模式,節水性和經濟效益均優於“小麥+玉米”或“小麥+穀子”的種植模式。
“從技術層面來講,提高馬鈴薯的單産是現實可行的,而且不難做到。”熊興耀説,未來發展,還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增加對科研的投入和關鍵生産環節的引導性支援,將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和市場機制結合起來,以更好地推進馬鈴薯的主糧化。
小馬鈴薯“大”營養
馬鈴薯的主要成分為澱粉,因此食用馬鈴薯能保證人體需要的能量,同時馬鈴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還有大量木質素等,營養價值較高。更重要的是,馬鈴薯在加工過程中營養素損失不會很大,富含的澱粉可以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熱量,增強飽腹感,而且它還有三大主糧所沒有的營養物質——胡蘿蔔素。
如果和蘋果做比較,馬鈴薯中含有的膳食纖維與蘋果一樣多,所含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是蘋果的4倍左右,而礦物質含量則是蘋果的幾倍至幾十倍不等。
此外,馬鈴薯是非常好的高鉀低鈉食品,每100克馬鈴薯含鉀高達300毫克。眾所週知,飲食中的食鹽過量,將導致體內的鈉過多,進而誘發高血壓,如果在飲食中增加鉀的攝入,多餘的鉀排出體外時,可以帶走多餘的鈉,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