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聞分析:澳元為何“跌跌不休”

  • 發佈時間:2015-02-03 15:08: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雪梨2月3日電(記者張小軍)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澳大利亞貨幣澳元“跌跌不休”,接連失守重要關口,刷新五年半以來的低點。

  1月5日,澳元兌美元匯率跌破1澳元兌0.81美元的關口,雖然此後有所回調,但到1月22日,由於加拿大央行意外降息,市場預期歐洲央行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措施,澳元承壓而再度跌至0.81美元線下;1月23日,受歐洲央行宣佈全面量化寬鬆計劃影響,澳元跌破0.80美元關口;1月26日,澳元對美元早盤跌破0.79美元;1月30日,在市場對澳大利亞央行降息預期加大的壓力下,澳元失守0.78美元,創下五年半來新低。

  目前,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因鐵礦石價格下跌等因素而逐步放緩,使得澳元失去了根本性支撐,澳元匯率從2014年開始走軟。而近期澳元震蕩加劇,則主要歸咎於外部環境波動帶來的衝擊。

  一是歐洲央行刺激措施的作用。在寬鬆的“靴子”落地前,市場對歐洲央行推出刺激政策的預期不斷發酵;而“靴子”落地後,歐元大跌,刷新2011年的低點。歐元暴跌推高了美元指數,與美元掛鉤的大宗商品價格,如原油、鐵礦石等,則持續走軟,這給經濟依賴資源的國家造成通貨緊縮的風險,不利於經濟增長。在此情況下,澳元不斷承壓,連連下行也就在所難免。

  二是美國經濟增長勢頭迅猛。2014年後三個季度美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幅分別達4.6%、5%和2.6%;同時,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也創十多年來新低。表現搶眼的美國經濟帶來了強勢美元的回歸,令澳元受到壓制。

  美國經濟在發達國家中“一枝獨秀”,使得發達國家貨幣政策更加涇渭分明。除了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外,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為提振經濟而繼續實施寬鬆的政策,僅在今年1月份,全球金融市場接連迎來加拿大央行降息、歐洲央行擴大資産購買規模、丹麥央行月內三度降息、新加坡央行降息等。

  隨著這一波寬鬆浪潮的襲來,加之澳大利亞通脹率創兩年半低點,澳國內對澳央行降息的預期不斷增強,給澳元下挫再添壓力。

  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無論澳央行降息與否,2015年澳元匯率將不會回到0.80美元以上。除了不斷惡化的貿易條件外,美銀美林首席經濟學家索爾·埃斯萊克分析認為,流向採礦業的投資將逐步減少,市場對澳元需求降低,澳元將繼續下行,預計2015年底澳元將在0.77美元的水準,2016年底則進一步跌至0.73美元的水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