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機構分析中國和亞洲受益於油價下跌

  • 發佈時間:2015-02-03 13:3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上海2月3日電 (記者 姜煜)國際油價自去年中旬以來一直呈下跌之勢,中外金融機構分析認為,中國和亞洲將從油價下跌中獲益。

  瑞銀的研究報告稱,全球需求乏力固然是本輪油價下跌的原因之一,但市場普遍認為供給面的因素才是近期油價大跌的主要推手。具體擾動因素包括過去幾年美國頁巖油産量迅猛增長、影響石油供應的地緣政治風險消退、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2014年11月宣佈不減産。此外,也有許多人認為2014年下半年以來美元升值約10%也助推了油價下跌。

  據瑞銀分析,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將從供給因素主導的油價下跌中獲益。相關研究通常顯示油價下跌可以降低生産成本、促進投資,並可以提高消費者實際收入、提振消費。能源價格下降還會改善政府財政狀況,低通脹環境也為貨幣政策放鬆創造了空間。考慮到油價下跌可以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中國還將間接受益於出口需求好轉。

  不過瑞銀同時也指出,中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産油國之一,因此油價下滑也會影響相關行業的利潤和投資、部分拖累政府收入。

  渣打銀行的同類研究報告認為,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起因于供給過度,低油價將支撐亞洲經濟體經濟增長並抑制通脹。該銀行預計,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若油價持續上下浮動10%,則大部分亞洲經濟體的GDP或上下浮動約0.1至0.6個百分點,油價下跌導致投入價格下降,提高企業利潤率。

  “亞洲消費者應將受益於油價下跌,因為企業節省下的成本將部分轉化成産品價格的下降,間接增加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渣打的報告稱,油價下跌對亞洲外經濟體經濟增長的推動或將導致亞洲出口的外部需求走強,而若原油價格跌至近幾年平均值以下,將進一步降低亞洲經濟體的通脹水準,若原油價格下跌10%且持續一年,則亞洲經濟體年均CPI漲幅將下降0.1至0.5個百分點。

  對於今年的油價走勢,交通銀行認為是“隨著油價逼近甚至低於開採成本,其持續大幅下跌的空間將被壓縮,原油價格有望大跌後觸底企穩”。而星展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柯大任的判斷是“原油價格將快速反彈”。

  據柯大任分析,去年6月以來油價暴跌的原因中,需求疲軟和供應過剩幾乎佔相同比重,但是2014年原油供需差只佔全球供應的2%,而2%的供需差不可能造成60%的油價暴跌,未來由於亞洲的原油需求長盛不衰以及美國頁巖油的供應革命不可能長久延續,油價極有可能大幅回升。(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