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藍色牧場”環境優先

  • 發佈時間:2015-02-03 05:13: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河北秦皇島市海洋牧場增養殖有限公司廠房內,工人們正忙著加工收穫的灰刺參。公司負責人李柏林告訴記者,“由於秦皇島開展了海洋牧場和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使得海洋生態環境有了很大好轉。公司依託先進技術實現了立體養殖,對海水水質要求極高的灰刺參迎來了大豐收。這個捕撈季節,總産量將超過20萬公斤,公司經營也比以往好做多了。”

  灰刺參生長的海域海洋養殖環境好轉,僅是秦皇島海域生態環境好轉的一個縮影。據秦皇島市農業局副局長丁曉光介紹,自2009年以來,秦皇島市加大了海域生態建設力度,劃定了北戴河海域、南戴河海域、昌黎海域和山海關海域等4個國家級海洋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總面積達35.9萬畝,有力促進了全市海洋養殖産業的發展。

  秦皇島市擁有167.2公里海岸線,15米等深線海域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歷史上曾是渤海重要的漁業捕撈生産和種苗繁育基地,對蝦、大黃魚、小黃魚、梭子蟹都是這裡著名的特産。前些年,由於海域富營養化嚴重,生態惡化,海變窮了,幾乎看不到漁汛。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在最近3年中,秦皇島市狠抓了海洋生態環境修復、海洋養殖環境改造、人工增殖放流等3個環節,力求實現海洋養殖環境的根本好轉。

  改造海洋生態環境,首先是提高水體品質。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秦皇島市先後斥資117.5億元開展了北戴河及相鄰地區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這項工程不僅使海水品質達到國家二類水質標準以上,而且為改善整個渤海海域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嚴控陸源污染,秦皇島市關停255家重污染企業、淘汰38條落後生産線,新建中小型污水處理廠11個,使城區污水處理率達92.5%,從源頭上鎖住了入海的“烏龍”,使秦皇島市海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赤潮發生率降低了70%。據環保部門監測,2013年北戴河近岸海域一類水質比上年增加772平方公里,海水透明度平均在1至2米之間,使得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有了巨大改善。

  改善海洋養殖環境,必須改善海洋生物生存環境。秦皇島市加大了海洋牧場投資力度,累計投資1億多元,投放天然石塊、水泥構件等人工礁體223.5萬(空)方,礁區人工增殖海參、貝類、牙鲆等種苗19851.5萬頭,移植大型藻類1000萬株,目前已建成海洋牧場示範區8.3萬畝。

  在採訪中,記者隨同秦皇島市海洋牧場增養殖有限公司的投礁船駛抵他們的海洋牧場,看見漁業工人依照電腦定位水線將1500立方米花崗岩投入海底。該公司負責人李柏林告訴記者,向海洋牧場投放人工礁體,就等於給海洋中的生物安置了一個適宜它們生活的居家之所。這兩年海洋生態環境好轉,海洋牧場效益逐年創新高,公司準備三五年內投礁面積覆蓋牧場的100026畝海域。

  提升海洋養殖效益,還需有效增加海洋生物資源。從2005年開始,秦皇島市啟動漁業增殖放流行動,而且力度越來越大。目前,全市共爭取國家和省、市資金7000余萬元,吸引社會資金4000余萬元,在全市重點海域、水系累計投放中國對蝦、梭子蟹和各種魚類種苗156億放流單位,涵養了漁業資源。由於海洋生態好轉,投入産出比高達1:15以上,使全市水産品總産量達到33萬噸,産值近30億元,出口創匯額連續多年居於河北省前列。有30多年海洋捕撈經驗的劉漢良告訴記者:“現在秦皇島海洋牧場建設確實非常有效,讓多年不見的梭子蟹和大對蝦又回來了,現在不僅梭子蟹越來越多,牙鲆魚、塔目魚也能打上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