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揚帆起航

  • 發佈時間:2015-02-03 05:13: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27日,滿載集裝箱的中遠“鴻旺集19”貨輪由武漢新港起航,經上海駛向越南胡志明市。3個多月來,“武漢至東盟江海直達試驗航線”每月已開通8個航班。

  “貨到漢口通”,漫步在湖北武漢新港的核心港區陽邏港,臨港産業迅速發展。武鋼200萬噸鋼材深加工基地、西門子變壓器製造基地、一冶鋼構産業群和亞東水泥産業群等400多家企業先後落戶、投産。武鋼、武石化、神龍汽車等大型企業已形成依託港口大進大出的規模效應,使陽邏港區港口、岸線資源得到更好的整合。

  記者從武漢新港管委會了解到,2014年,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穩步推進。武漢新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0.52萬標箱,完成目標值的105.81%,同比增長17.87%;貨物吞吐量達到1.48億噸,完成目標值的102.23%,同比增長11.87%;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35.18億元,完成目標值的103.11%,同比增長23.59%。武漢新港成為長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裝箱港口,同步跨入世界內河集裝箱港口“第一方陣”,集聚和輻射能力邁上新的臺階。

  長江中游航運中心下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上呼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對實現長江上、中、下游航運和沿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有利於武漢城市圈及長江經濟帶進一步發揮長江水運優勢,促進長江中游地區對外開放和沿江産業發展,成為我國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戰略支點。

  武漢新港管委會負責人介紹,到目前,湖北高等級航道突破1700公里,環繞江漢平原810公里的千噸級航道圈已經建成。特別是開通了武漢至東盟四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寮國)試驗航線,使武漢成為落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的重要節點;啟動了武漢至長江中上游地區集裝箱鐵水聯運項目,鞏固提升了武漢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瀘漢臺及宜漢、荊漢等航線運輸規模及服務水準,使武漢新港江轉海的轉机箱比例保持在36%以上。武漢中西部“海港”地位加快確立,貨輪經長江可直達我國香港、台灣地區以及南韓、日本、越南、泰國等地,航線延伸和輻射區域居長江中上游首位,助推了長江物流大通道建設。

  按照“四平臺、一特區、一主體”的建設規劃,在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中,武漢市計劃在未來6年內圍繞港航基礎設施建設、航運服務水準提升、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産業集聚和支撐能力提升等方面,投入951億元實施50個拓展航運樞紐能力的項目,力爭到2020年,港口吞吐能力達到3.5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550萬標箱;到2025年,港口吞吐能力達5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1000萬標箱。

  2015年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將步入快速發展期。

  ——加快推進武漢航運交易所建設。武漢市將協調長江航務管理局及長江海事局、中國船級社武漢分社等流域性行業管理部門共同參與,建設服務於全流域的武漢航運交易所,開展航運金融和貨物交易綜合服務,為構建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提供市場交易平臺。

  ——加快建設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有望年內完成會簽工作。建設及招商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已簽約重點項目11個,引進投資意向資金達18億元。

  ——加快推進陸地港建設。目前,武漢新港襄陽陸地港選址和建設投資單位的整合組建等前期工作已經完成。按照陸地港佈局規劃,將以武漢陽邏港為中心,以武漢為中心500公里半徑範圍內主要城市的經濟發展、貨物組成、箱源結構為背景,進行跨省域陸地港戰略佈局,逐步形成覆蓋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中西部地區的武漢新港陸地港網路。

  ——大力推進航運公共資訊物流交換中心建設。計劃建設一個EDI數據交換中心、六大應用體系以及22個子應用系統,開展航運金融和貨物交易綜合服務。平臺一期建設的網站群和網上招商平臺運作穩定,新港網站訪問量突破310萬次,在武漢市各功能區網站中排名第二。去年重點推進的平臺二期(EDI及物流服務應用平臺)建設成效初顯,企業貨物單證平均傳輸時間縮短一半以上,傳輸正確率提高到99.9%。新港EDI電子數據交換中心推動了港航企業與海關、國檢、海事、船代、貨代、理貨之間的數據交換和資訊互聯互通,實現了集裝箱及船舶在長江及近洋航線的實時準確定位。

  此外,武漢把建設面積達26平方公里的七龍湖核心區建成航運産業“特區”。該片區內將集中佈局新港海關、商檢、金融、物流中心等機構,集聚航交所、航運企業總部、船舶研發培訓基地等航運要素,大力整合發展市場主體,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培育和引進航運專業及企業管理人才。

  武漢新港管委會主任張林介紹,未來將形成以武漢港為中心,包含武漢、鄂州、黃岡、咸寧4市27港區的中國內陸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港口集群,港口岸線548.2公里,最大靠泊能力7000噸。

  到2030年,武漢長江航運中心將全面建成基礎設施體系完善、支援保障高效運轉、港航要素高度聚集、港口航運和相關産業發達,具有較強區域輻射能力和産業支撐能力的現代化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