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數據市場發展需要建“特區”

  • 發佈時間:2015-02-03 00:31:5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29日,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數據年會在北京召開。1月30日,新華社全文刊發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資訊産業新業態的意見》,其中提到要“加強大數據開發與利用”,這並非巧合。

  近兩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正成為政府和業界關注的新的産業領域。與此同時,作為大數據産業的重要一環,“數據市場”建設也開始在國內起步。2014年2月,中關村數海大數據交易平台啟動,這是我國首個大數據交易平臺,具有標誌性意義。然而,此後數據市場的發展似乎並沒有與人們對大數據的重視程度相匹配。對此,筆者認為,數據市場要取得大的發展,還需要邁過三個關口。

  一是開放數據。數據只有在流動中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只是待秀閨中,將是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開放數據,政府部門要做表率。對政府部門來説,開放不涉及國家安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數據是一種義務。政府開放數據,並不是要政府做數據市場的交易主體,它的意義在於:向全社會倡導數據開放的理念,逐步消除數據壁壘和“資訊孤島”,為數據市場提供元素,激發市場活力。可以想像,政府部門數據的開放,將給眾多創新創業企業帶來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由於目前政府部門開放數據並沒有成熟的經驗,為穩妥起見,不妨選幾個城市做試點,建幾個數據開放“特區”,由點到面,逐步推開。

  二是保障數據安全。在資訊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核心資産和國家重要戰略資源,保障數據的採集、存儲、傳輸和交易安全是企業重要的社會責任。這裡重點説數據採集。大家可能都有體驗,隨便安裝一款手機應用,都在服務條款中要求用戶同意其後臺程式收集個人身份資訊、短信資訊、照片資訊、位置資訊,甚至要求使用用戶終端的錄音、視頻功能。這種條款多少有些“霸道”,也反映出用戶在數據市場中的弱勢地位。在數據的採集環節,須堅持一條原則——“非必要不採集”,像要求對其開放錄音、視頻功能就是不必要的。對於不必要的數據的採集,是對用戶權益和用戶安全的侵犯,這樣得來的數據應禁止拿到數據市場中流通。

  三是建立交易規則。數據市場眼下還處於襁褓期,不建議採取馬上出臺過細的政策法規進行監管。在市場進出規則方面,可以寬鬆一些,讓市場相對自由地成長一段時間,觀察、尋找其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應該是上策,比如數據産品如何定價、數據産品的品質好壞如何界定、“缺斤短兩”如何處罰、交易糾紛如何仲裁等等。但有些原則性的行業規則是需要從一開始就明確的,如公開交易原則、公平交易原則、合同自由原則等等。當前,為促進數據市場的發展,建議有關部門在信貸、稅收政策方面做些傾斜和扶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