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央一號文件發佈 破解“三農”新困局

  • 發佈時間:2015-02-02 08:33:25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2月1日電 新華社1日受權發佈《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挑戰的背景下,此次一號文件有哪些新精神、新部署,對當前我國“三農”發展呈現出的諸多挑戰,文件有哪些破題之舉?

  “地越種越硬”怎麼辦?

  發展現代農業,突出強調“可持續”

  【困局】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以高投入的生産模式,實現糧食生産十一連增,近年來我國農業取得顯著成績。但同時,日益稀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不具競爭力的價格、正對農業生産高投入高産出的舊有發展模式亮起“紅燈”,不少農民感慨“地越種越硬、越種越薄,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漲越高”,農業發展如何可持續,成為農業發展的新課題。

  【破題】意見提出,必須儘快從主要追求産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品質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如何讓農民腰包更鼓?

  挖掘農業增收潛力,拓寬外部增收渠道

  【困局】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實現“十一連快”、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然而,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形勢下,佔農民收入大頭的打工收入,其增長前景不容樂觀;而在家庭經營性收入方面,農業生産成本上升與大宗農産品價格低迷“雙碰頭”,老鄉的種田收入增長空間進一步縮窄。新常態下如何讓農民持續增收,無疑成為“三農”工作的一大新挑戰。

  【破題】意見明確提出,努力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勢頭。意見強調,富裕農民,必須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開發農村二三産業增收空間,拓寬農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農增收力度。

  農村“空心化”嚴重怎麼辦?

  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美麗家園”

  【困局】近十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務的水準還比較低下,農村的人居環境還需要大力改善,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程度比較嚴重。特別是隨著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趨勢明顯,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嚴峻地擺在面前。

  【破題】意見提出,加快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準,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出今年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與此同時,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開展農民集體資産股份權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

  如何治理“農民身邊的腐敗”?

  強調農村法治建設,重大改革于法有據

  【困局】農村是當前我國法治建設相對薄弱的領域,一些地方非法徵用農民土地、非法佔有農民集體資産等問題時有發生;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常常出現公司與農戶互相“撕毀合同”問題;毀佔耕地,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的案件屢見報端;“農民身邊的腐敗”、“法不下鄉”成為農村法治的困局。

  【破題】意見提出,必須加快完善農業農村法律體系,同步推進城鄉法治建設,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三農”工作。意見提出要健全農村産權保護法律制度,加強農村改革決策與立法的銜接,農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

  新聞背景

  中央一號文件

  連續12年聚焦“三農”

  剛剛發佈的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2年將靶心鎖定“三農”。

  不過,中央的一號文件並非年年都聚焦“三農”問題。細數改革開放以來的多份中央一號文件,其中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共有17個。這17個文件也並非一直連續,中間有過中斷。

  上世紀80年代初,在農村改革如火如荼推進的大背景下,從1982年到1986年,中央連續5年發佈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五個一號文件,對當時的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18年後,自2004年起,中央一號文件又連續12年聚焦“三農”。

  盤點新世紀以來的這12份中央一號文件,其中既有針對“三農”工作全局的,也有針對農業科技、農田水利、新農村建設等專項工作的。一號文件連續12次鎖定“三農”,凸顯“三農”問題在中國“重中之重”的地位。(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