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股市影響有限

  • 發佈時間:2015-02-02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少君 伍艷艷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觀點

  本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具有“急跌”和“有底”兩大特徵,不會出現大規模資本流出而引發的資産價格暴跌風險

  不宜放大本輪人民幣匯率波動對A股市場的影響,同時要注意由此帶來的結構性風險與機會

  此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急跌與去年2月份、3月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從經濟環境看,都是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趨緩表示出一定擔憂。第二,從貨幣環境看,與美元的貨幣政策有關。去年3月份,美國將量化寬鬆的政策規模縮減。而近期美聯儲發佈加息預期,這一利好消息直接導致美元指數大幅走高。第三,從利差環境看,都面臨著中美利差下行的風險。與去年3月份相似,當前中美貨幣利差同樣面臨著收窄的風險,進而抬升了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大跌與去年3月份相比又有些不同。今年以來,受經濟下滑影響更多發達國家躋身降息行列。繼1月15日瑞士央行將銀行間Libor目標利率下調至-0.75%後,丹麥央行在19日、22日連續將存款利率從-0.05%下調至-0.35%,此後加拿大央行也下調利率。從各國貨幣相對美元的走勢來看,貶值潮正在加速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擴散。

  對於近期人民幣兌美元的急跌,部分業界人士給出了“人民幣被高估”的論斷,但我們認為目前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並未存在明顯高估。

  2012年至今,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2.6%,銀行間即期匯率累計升值0.64%,這一升值幅度與同期中美兩國的經濟增長、通貨膨脹以及貨幣發行量是基本對應的——從經濟增長看,中國經濟增速明顯快於美國,2012年至2014年間中美兩國GDP累計增長幅度分別為24.2%和7.6%;從通貨膨脹看,兩國物價均比較穩定、中國略快於美國,2012年至2014年間中國CPI累計上升了約6%,美國上漲了將近4%;從國內貨幣發行量看,2012年至2014年間中國M2規模增加了44.2%,而美國增加了20.9%;從購買力平價看,中美兩國的單位貨幣價值相對於2012年分別為0.919和0.923,基本持平。因此從購買力平價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合理匯價區間應回到2012年年初的水準(6.30附近),即中間價仍有2.7個百分點的貶值空間,而即期匯率不到1個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不會出現大規模資本流出而引發的資産價格暴跌。因為人民幣目前的價位並不存在嚴重高估。根據上面的分析,人民幣中間價的貶值空間大約在2.5個至3.5個百分點左右,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不宜放大本輪人民幣匯率波動對A股市場的影響,同時要注意由此帶來的結構性風險與機會。

  對A股市場的影響可以用“短”、“小”兩個字來形容。“短”是指,對A股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衝擊上;“小”是指,對A股流動性以及股價的整體影響不大。

  從市場板塊來説,由於人民幣貶值一定程度上刺激出口,會對相關行業板塊帶來一些結構性機會。如紡織服裝、玩具鞋帽等受益相對較大,家電、鋼鐵、化工也一定程度利好。

  與此同時,短期的結構性風險也需警惕。儘管資本大規模流出的風險不大,但市場前期主要受資金效應影響而上漲較快的板塊短期內可能受到一定衝擊,包括房地産、金融、公用事業等行業板塊或出現短期調整。(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民生證券研究院 李少君 伍艷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