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西珠江防護林建設展現別樣風景

  • 發佈時間:2015-02-02 07:53:16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來賓市的金秀瑤族自治縣、河池市的金城江區、百色市的田林縣和梧州市蒼梧縣,代表著珠江上游、源頭和兩廣交界地的不同縣情和林情,四地防護林建設在取得良好生態效益的同時,林農也取得一定的經濟收益。

  金秀:經濟林參與護生態

  金秀地處廣西中東部高地,是珠江水系一個重點源頭,大瑤山之水從四面八方分別流向柳江、桂江、潯江,最終都匯入珠江幹流。金秀河、長灘河、滴水河等25條河流,集雨面積均在10平方公里以上。金秀還蘊藏有豐沛的地下水水源。

  2000年,金秀啟動珠防林工程建設,社會各界都參與了進來。柳州人韋義彪到金秀桐木鎮那馬村承包荒山,參與珠防林建設項目,營造了1000畝速豐林。當地個體戶陳彩鮮在金秀鎮長二村承包荒山500畝種植茶葉,帶動附近兩個村成為茶葉村。

  金秀林場是一家國有企業,利用技術優勢在古兆林站營造700畝八角林,目前進入盛産期,在保護流域生態的同時,林場職工也增加了收入。

  今日金秀,珠防林初具規模,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生態優美之地,水源安全得到保障,綠色産業蓬勃發展。

  金城江:專業戶治理石漠化

  河池市金城江區地處雲貴高原余脈,屬喀斯特地貌,森林植被相對少,部分地方石漠化較嚴重,有龍江、刁江、環江等32條河流注入紅水河。

  2002年起,金城江區實施珠防林工程,合理配置樹種,人工造林主要用杉木、松樹和尾葉桉,封山育林區以天然闊葉為主體,喬木和灌叢相結合。

  金城江區九圩鎮是個石山區,生態環境脆弱,當地3個自然屯與專業戶簽訂林地使用協議,專業戶承包經營1860畝荒地,修建林區道路,營造尾葉桉純林,投資約600萬元,獲得國家珠防林政策補貼37.6萬元。項目由專業隊施工,使用優質組培苗和桉樹專用肥,前3年每年撫育施肥2次,5年後桉樹長成,石山披綠,林地經濟價值迅速提高,當地農民也增加了務工收入。

  田林:防護林價值年年升

  百色市田林縣地處珠江上流,南盤江、馱娘江、西洋江貫穿全境。田林是個林業大縣,林地多達634.37萬畝,境內岑王老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源林面積很大,由此發源的溪流多達170多條,分別注入紅水河、右江,年徑流量達25億立方米。

  田林縣實施珠防林工程後,把重點佈局在樂裏林場和各個鄉(鎮),工程項目區有林面積增加,森林結構優化,南盤江、馱娘江、西洋江兩岸及其支流源頭地區,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生態環境持續改善。10多年來營造的防護林一年年長大,目前活立木價值約達2億元。一些林農種植松木、杉木、紅椎,經濟效益好,家庭收入高。

  蒼梧:“兩隻手”一同護珠江

  梧州市蒼梧縣在珠江水系中佔有獨特重要的地位,珠江的幹流西江、主要支流桂江、東安江在這裡交匯,廣西境內珠江水系90%的河水經蒼梧縣匯入梧州市區,流向廣東。廣西啟動珠防林工程建設時,蒼梧列為首批23個重點縣之一。

  經過多年努力,蒼梧縣建立起相對穩固的多林種、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防護林體系,為方兩廣江河樞紐之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珠防林建設營造了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和一批用材林,點、片、面、帶和喬、灌、草相結合,森林結構優化,森林品質提高,木材儲備效益高達18億元以上。

  蒼梧縣在珠防林建設過程中,林業部門提供造林種苗和資金,負責造林、營林、管護;農民以土地折價入股,合作經營。封山育林則由縣林業局補助部分育林資金,在當地聘請護林員。蒼梧縣優先選用優良鄉土樹種,其中馬尾松、杉木、大葉櫟、稠木、八角等因其生態防護效益好並且生長穩定,很受歡迎。項目區全面封山,嚴禁砍柴、割草、燒山、放牧、採石。

  面對資金不足,蒼梧縣在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相關資金的同時,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動員鼓勵企業、團體、個人投資參與建設,政府和市場“兩隻手”一同護珠江。(蔣衛民張雷韋榮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