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吆喝”網路貸款

  • 發佈時間:2015-01-31 08:34:54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尊敬的客戶,我行推出個人網路貸款,自助申請,自助審批放款;根據您的信用狀況,您已獲得1.5萬元的貸款申請資格。”近日,白領鄭女士收到工資代發銀行發來的短信。以往,市民想要申請貸款要“求著”銀行,帶著各類證明材料到營業廳辦理,這回卻是銀行主動“吆喝”起網路貸款,市民可以直接通過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申請貸款。

  記者調查發現,此次各家銀行貸款“觸網”的方式基本類似,無論是個人還是商戶,大多是通過賬戶“流水”換貸款額度。專家表示,雖然用戶體驗還有待提升,但傳統銀行積極“觸網”的努力與轉變值得點讚;對於用戶而言,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和貸款利息,貨比三家後擇優使用。

  優質客戶更容易“貸”

  記者調查發現,多家銀行發力網路貸款,針對個人貸款的産品包括建行的“快貸”、招行的“消費易”、工行的“逸貸”;針對商戶的産品有中信的“POS商戶網路貸款”、浦發的“商貸通”、招行的“週轉易”等。以建行推出的“快貸”個人自助貸款為例,個人網銀客戶可以線上進行申請,系統將實時反饋本人最高可貸金額並進行審批,進而完成簽約等貸款流程,整個過程在網路上就能操作。

  本市某大型國有銀行(工行)工作人員介紹説,網路貸款服務,客戶只需通過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就可辦理;銀行會根據客戶的賬戶情況,如銀行流水、存款、交易情況、信用記錄、資産負債情況等給出最高貸款額度;還款方式與房貸相似,每個月都要還本付息。

  網際網路讓銀行“坐不住了”

  去年,京東、阿裏等電商平臺接連推出消費信貸服務,例如京東的“京東白條”、“校園白條”,阿裏的“花唄”。記者體驗發現,電商平臺是根據用戶以往的消費記錄,授予不同的信用額度,並設置了不同的免息期,功能和信用卡相似。

  “電商以客戶消費記錄作為授信依據,而銀行出於控制風險的考慮,重點針對該行的工資代發客戶推出個人貸款,因為這些客戶在銀行有長期的流水、個人信貸、交易關係等數據;如果是針對商戶的網路貸款,則傾向於裝有該行POS機的商戶。”本市某股份制銀行風險合規部負責人楊先生介紹説,隨著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的推廣,銀行針對優質客戶特點需求深耕細作,也是基於對客戶現金流的管理。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交易規模突破8萬億元,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6萬億元,網際網路對於傳統金融的滲透已經全面覆蓋“存、貸、匯”等各個環節。於是,京東、阿裏等電商涉足網際網路金融,搶佔萬億藍海,傳統銀行也是倍感壓力。

  本市某大型國有銀行個人金融部負責人劉先生表示,無論是“白條”還是“花唄”,電商玩“賒賬”已經很接近於發行“虛擬信用卡”,這部分業務影響了銀行的信用卡分期手續費收入,如果任其發展壯大將是“革銀行的命”;因此,銀行推出更加便捷的網路貸款,也是借此發力消費信貸業務,以求在與網際網路金融的“線上”競爭中“迎頭趕上”。

  專家觀點

  用戶體驗才是關鍵

  以阿裏推出的“花唄”為例,記者體驗發現,用戶在天貓商城提交商品訂單後,可以在支付頁面選擇“花唄”作為付款方式,其中會顯示可用額度,付款過程和餘額寶支付基本相同,直接輸入密碼就能完成交易,並需在確認收貨後的次月10日還款。相比之下,使用網路貸款進行消費需要先將錢借出來,通常是向銀行提出申請,審批通過並簽約後,才能使用到賬的貸款,並按照約定的方式按時還款。

  對於傳統銀行“觸網”推出網路貸款,理財師李冬梅表示,對於用戶而言,要根據具體需求和貸款利息,選擇適合自己的渠道,網際網路金融方便,信用卡使用廣泛,而網路貸款作為新渠道也值得體驗,但用戶要貨比三家,計算好資金成本擇優使用;對於銀行的長遠發展而言,雖然網路貸款的用戶體驗還有待提升,但銀行積極“觸網”的態度已經值得點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