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蒙古蒙醫藥:邁向國際的民族醫療

  • 發佈時間:2015-01-30 14: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趙永厚張瑋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30日電 題:內蒙古蒙醫藥:邁向國際的民族醫療

  作者:趙永厚張瑋

  “蒙醫藥在‘一帶一路’上發揮重要作用。”內蒙古政協委員、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院長烏蘭在此間舉行的內蒙古“兩會”上如是説,“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蒙醫醫院,不僅為本國公民進行蒙醫救治,而且還為蒙古國及其他周邊國家公民進行醫療服務,兩年多來國際蒙醫醫院的國外患者就有2到3萬人。兩會前夕,內蒙古政府下發《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文件,《意見》指出,到2020年蒙醫醫療保健服務將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蒙醫藥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之一,它的文字可考歷史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蒙醫藥起源於蒙古族先民為應對跌傷、骨折及與寒涼有關的疾病時採取的抗病療傷方法,後來發展為較完備的科學體系,主要療法有針灸、放血、按摩和藥物等。近幾年,隨著蒙醫藥學的標準化和系統化,內蒙古蒙醫藥發展從民族邁向國際,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好評與肯定。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在此次“兩會”上作政府報告時,對蒙中醫藥發展亦作出重要批示:啟動蒙中醫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加快蒙醫藥標準化建設。

  同時作為內蒙古衛生廳副廳長、蒙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的烏蘭説:“近些年無論是自治區還是國家層面對蒙醫蒙藥發展都非常重視,不僅國務院提出了扶持意見,自治區還專門就蒙醫藥發展專門出臺《內蒙古蒙醫藥中藥條例》,並將具體的蒙醫藥扶持政策落地實處。”

  內蒙古蒙中醫藥管理局提供材料顯示,2014年內蒙古財政安排專項資金8259萬元(人民幣,下同),在內蒙古38個貧困旗縣所轄蒙醫中醫醫院開展服務能力建設,每個旗縣重點支援一所醫院。

  烏蘭介紹道,蒙醫藥標準化建設方面,“十一五”規劃期間實現了四個標準化建設,“十二五”到現在為止已經完成了五個標準,標準的確立為蒙醫藥科學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內蒙古蒙中醫藥管理局三處副處長伊樂泰介紹説,蒙醫藥是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從多方面日益顯示出其獨特的醫療保健價值、研究價值以及市場開發潛力和産業化開發前景,在醫療衛生保健體系中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自治區財政廳籌措2000余萬元,專門設立蒙醫藥研發專項經費,並每年追加600萬元標準化經費,支援蒙醫藥標準化工作。”內蒙古蒙中醫藥管理局三處副處長伊樂泰説,“蒙醫藥標準化建設已經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認可和好評,並在向國際標準化努力發展。”

  中國首家蒙醫藥博物館——內蒙古國際蒙醫蒙藥博物館于2013年底正式對外開放,目前館藏存有古籍文獻、阿育吠陀文獻、現代書籍、蒙醫藥實物、藥材標本、礦物標本、動物標本等實物及文獻5000余件。截至目前,吸引了國內外參觀人數達30萬人次。並在赴台灣參加首屆“台灣·內蒙古文化周活動”活動上舉辦蒙醫藥文化展。

  據資料顯示,近幾年,內蒙古積極與蒙古國、俄羅斯、日本、南韓等周邊國家開展蒙中醫藥學術交流、互派專家,吸引了不少患者來華入內蒙古就醫。截至目前,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已收治蒙古國、俄羅斯、波蘭等鄰國住院患者8000余人次,其中疑難重症病人也日漸增多。

  談及2015年蒙醫藥事業的外事工作規劃,烏蘭説:“2015年,蒙醫蒙藥專家計劃深入蒙古國基層省市及牧區進行健康行義診活動,並舉辦中蒙俄三國蒙醫蒙藥專家講座及學術交流會、蒙醫傳統療術培訓班等對外交流活動,促進我區蒙醫藥事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