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藝術品電商:看起來很美 吃起來燙嘴

  • 發佈時間:2015-01-30 14: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直以來藝術圈流行這麼一個説法,恨一個人就建議他開畫廊,如今呢,升級了,恨一個人就建議他做藝術品電商。誰也沒想到會有今天,藝術品電商不但沒有成為一個吸金的利器,反而給人誤認為是一個殺人、害人的“秘密武器”。這個著實叫人尷尬不已,但也無可奈何,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如今藝術品電商看上去很美,熱鬧的很,拿到天使、A輪投資,房企攜幾十億資金投入,實際又如何呢?所佔市場份額有限,連個零頭都算不上。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絕不是靠錢能砸出來的

  要論有錢,亞馬遜、淘寶、蘇寧,哪個也不會吝嗇上百億的資金玩這個的。那他們為什麼做不好呢?是因為不懂嗎?

  的確是,電商和藝術品電商截然不同,一是商品屬性不一樣,一般電商的商品是可批量化,藝術品是不可批量化,個性化;二是人們的需求不同,一般電商主要是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比較直觀、有效,藝術品在某種意義上給認為是精神食品、投資品。正因為他們不懂,所以就追求大流量、低價格,拼命的拓展客戶,客戶越來越低端,藝術品的價值越來越低,甚至有可能淪為人工“裝飾畫”級別了,同時也將傳統市場上的潛在用戶直接pass掉了,太低端了,沒品位了,誰還玩?

  誠然有些藝術品電商,創始人、投資人本身就有很深的藝術造詣,還有一大堆別人無法複製的藝術資源,也想對這個藝術市場憤青一下,革一下傳統的命。真的能如願以償嗎?筆者的一位朋友是資深藏家,手裏的書畫估值上千萬,他指導一個藝術品投資者輕鬆賺到上百萬。估計一幅齊白石的精品估計能抵得上一個A輪融資吧?這個更悲催。

  太懂了為啥也做不好?

  其實,他們一時很難做好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太懂了。

  太懂市場了。2014年一年2000億的市場份額,這可是一塊肥嘟嘟的大肉了,任誰都垂涎欲滴。所以,有人總想在這個2000億里做文章,總想打爛一個“舊社會”,這些畫廊、拍賣會、藝術經紀人、批評家啦,關門的關門,失業的失業,重現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一幕。這哪行啊?我們現在是和諧社會,玩這一套只有死路一條。

  太懂藝術品了。筆者看了不少的藝術品電商,千變萬化的宣傳語中,都是一套基本詞,我們這些藝術家都是有潛力的,今天你一萬買了,過個十年八年的,漲到幾十萬、上百萬都有可能。要知道一個世紀能夠沉澱下來的藝術家也就上百位,幾個藝術品電商下來幾萬位藝術家,這個如何保證呢?這不是給自己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嗎?

  太懂藏家了。所以他們拼命的宣傳“大肉”、“撿漏”理論,於是,這些新藏家也會這麼想,萬一真的漲了呢?可萬一真的不漲了呢,你猜他們會怎麼辦?

  如今的藝術品電商做的不是一個增量的市場,而是一直局限在一個盤子裏搞,無論怎麼折騰,都是一回事,肉從鍋裏到碗裏,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對這些藝術品電商的先驅者筆者報以十二萬分的敬意,亂噴之詞,絕無惡意,乃一孔之見而已。(作者:王槄,專注藝術品電商研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