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企業佈局商標戰略須趁早

  • 發佈時間:2015-01-30 10:16: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中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外貿企業對品牌等新競爭優勢的注重,商標侵權的現象正逐漸增多,出口企業深受其害。專業人士表示,外貿企業應當注重商標價值,趁早佈局商標戰略,推動外貿轉型升級。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可與之相對的,卻是企業的海外智慧財産權保護意識淡薄,諸如“王致和”“洽洽”“少林功夫”等國內知名品牌紛紛遭到海外商標侵權。

  業內人士反映,隨著中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外貿企業對品牌等新競爭優勢的注重,商標侵權的現象正逐漸增多,出口企業深受其害。專業人士表示,外貿企業應當注重商標價值,趁早佈局商標戰略,推動外貿轉型升級。

   商標侵權在增多

  “在異國他鄉遇到惡意搶注商標,連上告都無門。”在第116屆廣交會上,上海一家知名企業相關負責人曾向國際商報記者表達了對商標的困惑。該公司産品出口到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市場,憑藉過硬的技術和新潮的設計,很快打開了當地市場。可是煩惱隨之而來,冒牌貨越來越多,企業的名譽和銷售額也受到影響。

  一家外企負責人告訴國際商報記者,這樣的例子其實有很多,比如美國有家企業搶注了“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商標,並且在原標識上稍作修改,增加了“USA”字樣。同時還有中華老字號企業海外維權第一案——王致和訴德國歐凱公司惡意搶注商標案,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訴德國歐凱公司商標侵權案。此外,“狗不理”“六必居”“冠生園”“五糧液”“紅塔山”“同仁堂”“少林功夫”等國內知名商標也未能倖免。

  江蘇恒順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聶旭東表示,“恒順香醋”作為快消品商標,遭受的商標侵權更多,不僅在國內被侵權,而且在海外也不乏被惡意搶注的案例。“現在也還存在,我們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加以應對。”他説。

  據國家工商總局在多年前的不完全統計,國內有15%的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類似案件每年都有超過100起,涉及化粧品、飲料、家電、服裝、文化等多個行業。另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出口商品商標已被搶注2000多起,造成每年約10億元無形資産流失。“其實這一現象由來已久,而且在國際上也是普遍現象。”國際商標協會首席執行官艾迪埃納·桑斯·德·阿塞多(EtienneSanzdeAcedo)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商標佈局要趁早

  “商標對於外貿企業而言越來越重要,外貿企業佈局商標戰略一定要趁早。”日前,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中國辦公室副主任呂國良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強調。

  商標是用來區別一個經營者的商品或服務和其他經營者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記,是品牌的重要載體,而且也是企業的無形資産。

  記者採訪多家商標註冊代理企業後獲悉,隨著品牌作用的凸顯,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重視商標,商標的競爭也非常激烈。

  迪埃納·桑斯·德·阿塞多表示,對於外貿企業而言,應當早些規劃市場方向,提前在當地註冊商標,且越早越好。因為一旦商標被搶注,要奪回非常困難,而且花費成本將非常大。“如果産品‘走出去’時才開始註冊商標,為時已晚。”阿里巴巴集團高級法律顧問羅家欣(KarenLaw)説,企業應提前佈局商標和域名,充分重視商標戰略。“現在我們會通過系統查詢,在沒有註冊阿里巴巴相關品牌的地方抓緊註冊。”

  遭遇搶注或者侵權,企業應如何處理?曾參與在南韓、日本等國的鎮江香醋商標保衛戰的聶旭東表示,通過維權,自己有三點經驗體會:一是中國企業要有全球商標戰略的眼光,儘早制定商標戰略體系;二是要積極借助國家機關國際合作的機制,進行海外維權;三是要加強對海內外市場的監管。

  呂國良表示,企業可以加入國際商標註冊馬德里體系,註冊後的商標可以在簽約國通用,避免重復註冊。企業也可以通過專業機構或綜合服務企業代理註冊商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