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價收入比下降 收入增幅繼續與房價增幅賽跑

  • 發佈時間:2015-01-30 04:51:4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多妙語

  近日,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發佈《2014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報告》指出,2014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7.1。與2013年的7.3相比,2014年房價收入比再度下降,延續了2010年以來的下行趨勢。從房價收入比的絕對水準看,已經接近6-7的合理區間。業內認為,房價收入比的下行主要是受2014年樓市降溫導致房價增幅大幅收窄,同時收入增幅遠大於房價增幅的影響。

  所謂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國際上通用的房價收入比的計算方式,是以住宅套價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家庭年收入則是指全部家庭成員的年度稅前收入,通常包括夫婦二人。家庭年收入同樣取中值。按照國際慣例,目前比較通行的説法認為,房價收入比在3-6倍之間為合理區間,如考慮住房貸款因素,住房消費佔居民收入的比重應低於30%。一般認為,合理的房價收入比的取值範圍為4-6,若計算出的房價收入比高於這一范圍,則認為其房價偏高,房地産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則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房價收入比是一個有嚴格內涵的概念,具體應用時要注意其到底是什麼情況下的房價收入比。在西方,房價收入比有新建住宅的、也有舊有住宅的,所選取的房價是中位數價格,家庭收入是中位數收入。由於中國的住宅是按照平方米價格交易而不是按照套來交易,又由於納入中國家庭收入統計的收入只是全部家庭收入中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是北京這樣相對發達的城市,其房價收入比的計算結果也存在很大差異,更為橫向比較帶來了困難。

  針對2014年的數據,業內認為房價收入比下降最明顯的原因是:樓市不景氣導致房價增幅大幅收窄,而收入增幅則遠大於房價增幅的影響。縱觀2014年全年,房價增幅收窄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用多少年的家庭收入去買套房才是合理的?相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因為買房不但掏空自家積蓄,甚至要向父母伸手“啃老”的情況已經被詬病許久。

  “事實上,一線城市的房屋市場在2014年第四季度已經呈現復蘇苗頭,其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都有增長。但同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樓市黃金十年已過,投資投機需求受抑,房價上漲動力不夠強勁,因此預計2015年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有小幅回升,預計全年增幅將在3%。”專家表示,2015年全年城鎮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將基本平穩,或略有下滑,全年名義增幅預計將略低於9.0%。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15年全國房價收入比有望下降至6.9,落入合理區間。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房價正在實現“軟著陸”。

  南方日報記者

  許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