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草場上,那帶給牧民水和電的“太陽”

  • 發佈時間:2015-01-30 01:29:5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行進中國·創新故事

  正午正是亞秀麻村草場上陽光最好的時候,牧民卓瑪奔帶著他家的蓄電池來到太陽能光伏提水站充電。

  “我們這種過遊牧生活的牧民,許多地方建起光伏提水站,拿著小電池,小電瓶上這兒來可以充電,充電之後拿回家去就可以看電視,也可以照明,各方面都可以用。”卓瑪奔如是告訴記者。

  草場上的飲水難題

  卓瑪奔所説的照明用電只不過是光伏提水站衍生出來的一個次要功能。

  亞秀麻村是位於青海省剛察縣哈爾蓋鎮的一個純牧業村,這個村的可利用草場面積達31.83萬畝,全村265戶,共1261人。卓瑪奔是村裏的普通牧民,他們常年過著遊牧生活,一年四季趕著羊群輾轉在不同的草場上。修建了提水站的這片草場屬於春季草場,每年3—5月,母羊會來這裡産羔,牧民只會在這裡逗留3個月左右的時間。

  牧民們逐水草而居,不斷遷徙,也不斷面臨問題,其中最緊迫的就是人畜的飲水問題。亞秀麻村的草場離哈爾蓋鎮10多公里,離青海湖也有3公里。早在上世紀50年代,為了方便草場灌溉,解決牧民飲水難題,這裡曾修建了一條水渠。但是隨著渠道上游地區農田地的開墾,農田灌溉要用水,草場灌溉要用水,人畜要飲用水,當地群眾為各自的利益不斷發生爭執,特別是遇到乾旱時期,甚至會為用水大動干戈。

  村民介紹,近幾年水渠的水流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上游的水流到這片草場至少需要8個小時,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水即便流到了這裡也已經不能作為飲用水了。太陽能光伏提水站建成之前,牧民要吃乾淨水,只能去哈爾蓋鎮或者青海湖邊背,來回得要幾個小時。

  3月,羊群正是剛剛度過了寒冬體質比較瘦弱的時候,特別是待産的母羊身體更加羸弱,從草場往返水源地飲水,路程太遠,瘦弱的牲畜受不了這樣的長途跋涉。牧民群眾飲水困難重重,而牲畜飲水也是問題多多。

  建起了光伏提水站

  青海省地處中緯度地帶,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高原大氣層相對稀薄,日光透過率高,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這一優勢在遠離電網又居住分散的偏遠牧區尤其突出,太陽能光伏提水站就這樣在亞秀麻村的草場上安了家。

  太陽能光伏提水站利用了亞秀麻村草場上充足的太陽能資源。40片單片功率為50瓦的太陽能光伏板一字排開,被串聯在一起,輸出功率達2000瓦。為方便移動和組合,太陽能光伏板的底座安裝了轱轆。只有太陽能光伏板還不行,要提水就必須在草場上打井,亞秀麻村草場上的這口井井深20米,提水站配置了一台揚程26米的三相交流水泵,通過2000瓦功率的光伏板帶動水泵,每小時出水量能達到15立方米。

  “我們這裡以前乾旱、缺水,草場也開始慢慢退化,人畜飲水特別困難。以前我們吃水都是騎摩托車到幾公里以外提水,現在有了光伏提水站,我們喝到了乾淨水,牲畜的飲水問題也解決了,草場的灌溉問題也解決了。”卓瑪奔對記者説。

  光伏提水技術將太陽輻射能轉變為電能,再由電能驅動水泵抽取地下水,既灌溉了草場又解決了草場周邊牧民及他們的牛羊牲畜的飲水問題。為方便管理,村裏還專門指派了一名提水站管護員,順帶著幫助牧民給蓄電池充電,解決當地牧民簡單的用電需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亞秀麻村在草場灌溉方面還採用了微噴技術,通過微噴技術灌溉草場,既節約用水,草場長勢也比以往依靠自然灌溉好很多。

  天氣晴朗的時候,看到提水站有人,周邊的牧民就會提著塑膠桶過來接水。趁著陽光正好,灌溉完草場,提水站的看護員還要給蓄水池蓄水。遇到陰天沒法提水的時候,這一池水也夠羊群兩天的飲水需求了。

  “有了光伏提水站,不僅牧民的羊群能就地飲水,連過路的野生動物也可以在這裡飲水了。”提水站的管護員向記者介紹,光伏提水不會像柴油發電機那樣發出隆隆的噪音,對草原也沒什麼污染,路過的野生動物放鬆了戒備心理,能在這裡安心飲水了。

  如今,在青海省的澤庫縣,都蘭縣,以及剛察縣的草原上都已經建起了這樣的光伏提水站。太陽能光伏提水技術為生活在遠離電網的偏遠牧區送去了水,也送去了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