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徽部分工業園區"揮霍"土地 任由拋荒種麥放羊

  • 發佈時間:2015-01-29 13:0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姜剛 張紫赟 楊丁淼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羊群任性“散步”,地裏小麥成片,投産遙遙無期……記者近日在安徽省淮北、阜陽、亳州等地採訪看到,一些工業園區的土地成片荒廢,甚至“揮霍”土地現象也較為普遍。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閒置土地處置辦法》等明文規定,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連續兩年未使用的應無償收回。那麼,這些“鐵的紀律”緣何淪為一紙空文?工業園區“揮霍”土地的根源何在?

  圈而不建“任由拋荒”:工業園區種麥放羊

  位於淮北市烈山區以南的淮北經濟開發區新區,2011年開始徵地建設。“中國網事”記者日前在該開發區走訪,這裡的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但雙向四車道的寬闊馬路上,偶爾才會經過一輛車,顯得十分冷清。沿著開發區主幹道,四週多是土山、野草,更多的是成片的小麥。

  記者坐在摩托車上沿著田埂行駛了10分鐘,經過之處全是麥田,“往前十里地,也都是這樣,徵走的土地大都荒著。”當地農民説,上千畝的土地荒了幾年全是雜草,農民沒有新的生活來源,於是今年在復墾土地上全部種上了糧食。對此,淮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説,現階段從農民那裏徵的地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不過確實有五六百畝還沒有使用。

  六隻羊悠閒地在園區企業裏“散步”,這是記者在亳州市的渦陽工業園區看到的景象。從一家大型化工公司的廠區外向裏望去,圍墻裏除了幾座建好的廠房,餘下如足球場面積大小的土地仍然荒著,半人高的雜草叢生,一位老伯正在裏面放羊。

  記者諮詢這家公司的門衛了解到,該廠區一直處於建設中,具體投産日期還不知道。68歲的渦陽縣樊西村村民樊兵指著該公司對面的大片田地説,2011年起工業園區便開始在樊西村徵地,全村徵走500多畝耕地,其中包含自己家的6畝地,但三年時間過去,這些土地多數依然種著莊稼,還有部分企業來了建起圍墻,卻把地荒著。

  復墾土地種上莊稼,外面圍墻裏面荒蕪……這是記者在阜陽市臨泉縣、太和縣等地工業園區不時見到的景象。“這裡的土地是2010年徵收的,荒著好幾年了。”臨泉縣一開發區居民韓林説:“如果不開工,那就晚點再徵地,眼瞅著土地這麼閒置著,補償卻在年年漲,心疼啊。”

  2014年3月,阜陽市太和縣肖口鎮有色金屬迴圈經濟示範園違法用地案被國土資源部公開通報。2006年至2013年,該園區管委會未經用地批准向村民租賃土地,提供給園區6家企業使用。2013年11月,安徽省國土廳掛牌督辦此案,要求收回違法批准使用的土地821.07畝。

  考核指標經濟化 企業違規不敢管

  一些受訪的當地官員表示,工業園區“揮霍”土地大多源於扭曲的考核機制和政績觀。淮北市一位曾擔任商務部門負責人的幹部認為,在地方,經濟數據仍是考核官員能力的重要指標。為完成考核,各地不計代價招商引資,形成惡性競爭,加上部分領導認為工業化才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導致出現“後遺症”。

  在考核指標的引導下,一些農業大縣“被迫”發展工業。六安市、阜陽市多位基層幹部説,幾十畝地辦一個工業企業,一年少則幾十萬稅收,多則上百萬稅收,而種糧食沒稅收還要投入錢。

  “一些傳統農區並不具備交通、人才、技術等要素,發展工業園區‘先天不足’。”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謝培秀認為,若政府部門監管不力,這種現象將愈加嚴重。若陷入“徵地-招商-徵地”怪圈,耕地越來越少,糧食安全必將受到威脅。

  還有知情人士反映,即使發現工業園區存在“揮霍”土地現象,政府也往往難以收回。實際上,對閒置土地的處置,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閒置土地處置辦法》等已作出相應規定。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

  對此,安徽省國土部門一位官員認為,核心問題在於,企業通過招商引資過來投資興業,不是典型的市場行為,是典型政府行為,而立法針對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這就出現現行法律制度和地方經濟發展環境不協調,執行上有衝突,造成土地閒置不好收回、低效利用政府也不好採取果斷措施的“不作為”。

  “只監不管”也縱容了土地亂象的發生。渦陽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坦言,地方管理部門也很頭痛,縣裏的開發區能招到大項目不容易,有時明明知道企業建設超時違反了相關政策,但又捨不得讓其退出,只能一催再催,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能説沒有監管,是不敢管。”

  土地“泡沫”需擠出 考核導向待“糾偏”

  “從工業園區發展情況看,目前各地盲目追求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仍未改變。”謝培秀認為,這勢必造成“揮霍”土地現象的發生,威脅耕地紅線和生態紅線,制約地方後續發展,改變這種發展模式迫在眉睫。

  部分基層官員認為,工業園區“揮霍”土地現象並非個例,在全國各地帶有普遍性,需要對現有園區“體檢”,擠出土地“泡沫”。他們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制定統一實施方案,設置統一指標體系,對現有工業園區進行統一排查,集中整治和打擊閒置低效用地、違法違規用地。

  “為徹底摧毀工業園區‘揮霍’土地的底氣,亟需扭轉發展理念,轉變考核導向。”謝培秀等建議,設置並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獎懲舉措,將傳統農區與其他地區嚴格區分,實行各有側重的考核辦法,如對糧食主産縣區主要考核農業綜合生産能力、農民收入等指標,不考核地區生産總值、工業、財政收入等指標,並督促各地嚴格落實。

  部分園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對工業園區標準“一刀切”並不科學,如在皖北地區這一標準是“跳起來也難夠到”的,建議對工業園區進行分類要求和指導。

  阜陽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呼籲,在土地供後監管上,應建立健全土地“大家用、大家管”機制,國土、規劃、稅務等部門形成合力,嚴格執法,發現問題,迅速制定處理方案,並視情況對市縣、工業園區等主要責任人實施問責。(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姜剛 張紫赟 楊丁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