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了航班準點起飛

  • 發佈時間:2015-01-29 08:18:23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徐業剛 通訊員 盛華軍

  最近不少乘機出行的旅客驚喜地發現,杭州機場出港航班比過去準點了很多,以前廣播延誤無起飛時間的航班也有了較為準確的登機時間。旅客一改以往在候機樓,甚至是飛機上焦急等待航班起飛的境遇,可以悠閒地在候機樓內喝杯咖啡,或者給心愛的人挑件小禮物。現在,登機則意味著航班馬上就要起飛了。

  這一嬗變緣于一次深刻的變革:2014年3月28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航班運作協同決策CDM系統正式上線運作,機場、空管、航油、航空公司等各單位打破了傳統的資訊壁壘,真正實現了在一個統一、公平、公正平臺上進行資訊交換和資源共用,航班保障更加科學、有序和精細。

  統計表明,2014年4月~2014年12月,杭州機場在航班量增加10.3%的情景下,航班放行正常率保持了較高水準,達到了72.84%,同比上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放行長時間延誤航班數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尤其是暑運期間,旅客機上等待時間超60分鐘的航班和旅客群體性事件指標分別下降了91%和84%,有效應對了暑運高峰

  下大力氣

  搭建全新綜合平臺

  作為全國十大機場之一的杭州機場儘管旅客吞吐量連年增長,但2014年前幾年航班正常率卻排在十大機場的後幾位,遠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由航班延誤特別是大面積航班延誤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旅客的正常出行和機場美譽度。

  如何讓航班準點起飛,成為杭州機場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在採取排堵保暢、清理虛佔時刻資源等一系列舉措後,2013年底,杭州機場出資300萬元參與民航局的CDM系統建設,通過打造全新綜合平臺,下大力氣治理航班延誤,全力保障航班準點起飛。

  “CDM系統其實就是一個空地航班協同放行平臺,系統將涉及航班放行的各生産要素(如空中間隔、地面保障能力、不利天氣、軍事活動等)通過科學計算和優化,得出航班CTOT(計算起飛時間)和COBT(計算撤輪擋時間)。地面根據航班COBT科學調配保障資源,按時完成保障,空中則是遵從CTOT合理指揮飛機有序出境”。杭州機場運作管理部總經理吳湘江説,CDM的核心是資訊交換和資源共用,杭州機場充分發揮其運作模式特點,花大力氣將涉及航班保障的重要部門納入統一指揮的聯席運作平臺,設立CDM席位專人負責協調、監控、督查,在機場運作的所有航班統一由運作管理部生産指揮中心控制旅客登機節奏,並成立CDM專項小組,不斷持續優化CDM系統。通過CDM系統的有效應用,航班高峰保障資源緊張的情況沒有了,部門間的協調量大幅度降低,運作效率和運作品質得到了穩步持續提升。

  向旅客發佈

  航班預計起飛時間

  航班延誤後,旅客最關心的是航班究竟何時能起飛,以便合理安排出行計劃。杭州機場CDM系統上線運作後,顛覆了過去旅客登機關艙門後,機組才能向空管申請航班起飛時間的傳統做法,而是通過CDM系統在航班計劃出境前90分鐘向空管申請起飛時間,在獲得航班預計起飛時間後由機場運作管理部統一通過候機樓航顯系統向旅客發佈。國內機場採取這一舉措杭州機場是第一家,業內稱之為“杭州模式”。

  從過去旅客在飛機上等待變為現在候機樓等待或者去賓館休息,這一轉變得益於CDM系統科學計算出航班預計起飛時間。旅客知情權得到滿足後,對於航班何時能起飛心中就有底了。由於時間裕度增大,起飛時間明確了,旅客可以合理安排時間,乘機舒適度自然提升了,與工作人員的矛盾也減少了,實現了旅客和民航的雙贏。

  “杭州模式”

  引發業內關注

  CDM系統在杭州機場的成功實踐,目前已取得多項顯著成效。綜合來看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航班長時間延誤得到有效控制。2014年4月~2014年12月,航班放行延誤時間佔比結構發生明顯變化,放行延誤在2小時以上的航班佔比由11.15%下降至8.8%。從數量上看,在航班量增幅達到10.3%的情況下,放行延誤在2小時以上的航班總數由8426班減少至6471班,長時間放行延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二是旅客機上長時間等待情況明顯減少。去年4月~12月旅客機上等待超30分鐘的航班每日平均約為12.4架次,比上年同期的30.2架次降低了59%,等待超60分鐘的航班每日平均約為2架次,比上年同期的12.4架次降低了84%,並在持續降低,12月兩個指標為7架次和0.2架次。三是群體性事件大幅減少,旅客群體性事件平均每月只有4.1起,相比上年月均11起下降了59%,同樣指標持續下降,12月旅客群體性事件為零。

  杭州機場副總經理鄭向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杭州機場有了CDM系統後,在大面積航班延誤等航班不正常情況下,機場可以通過CDM電子平臺對積壓航班進行提前排序、預先申請、有序保障、快速放飛,有效避免了航班保障混亂、候機樓旅客大面積滯留等情況的發生,機場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和大面積航班處置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朱州龍認為,“杭州模式”最核心的經驗是統一指揮,由一家強有力的指揮機構全面負責航班運作資訊的統一協同,將航班保障的各生産要素統一納入CDM系統平臺,科學計算出航班放行時間,從而實現航班保障的科學化、有序化、精細化這一做法在提高旅客滿意度、提高航班保障效率、增加候機樓非航業務收入、節能減排等方面都凸顯出了優勢,值得業內借鑒學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