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點面結合 巴中趟出扶貧新路

  • 發佈時間:2015-01-29 07:36:57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們不僅要摘‘窮帽’,還要過上更好的生活……”

  寒冬時節,在巴中市赤溪鄉四營村,村民們圍坐爐邊展望美好生活。這個曾經“早吃苞谷晚吃薯”的山村,在扶貧開發中靠發展生態養雞致富,如今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過萬元。

  減少貧困人口11.3萬人,這是2014年巴中交出的扶貧成績。像四營村村民一樣,近年來,巴中有越來越多的群眾脫貧致富。

  自新一輪扶貧攻堅實施以來,巴中正視“革命老區、邊遠山區和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一體”的市情,探索出以“巴山新居”、鄉村道路、産業培育、技能培訓、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為主要內容的“1+6”扶貧開發新模式,趟出一條“統籌城鄉、連片推進、精準實施、全域扶貧”的新路子。

  □尹勇 龐峰偉圖片除署名外由巴中巿委宣傳部提供

  [巨變]

  貧困群眾喜摘“窮帽”

  提起巴中,早些年到過這裡的人大多會搖搖頭,會用“偏遠閉塞”、“窮鄉僻壤”這類詞語來形容。巴中地處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腹地,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等原因,發展頗為不易。按照新扶貧標準,2010年底巴中全市農村貧困發生率高達27.2%。

  往昔日子有多苦?靈山鎮元柏村村民吳映孝説,不少村民為了節約電費,晚上只舍得點煤油燈照明。而現在,村裏80%農戶通上自來水,十幾戶住上新居,每人平均純收入比4年前增加近5000元。

  四年追趕跨越,巴山舊貌換新顏。如今行車在巴中境內,一座座風格別致的川北民居飛入視線,藍天白雲、青瓦白墻,極富詩情畫意。2014年,巴中新完成覆蓋212個村的15個片區連片扶貧開發,完成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4.69萬戶,建成巴山新居7682套。

  作為新時期的扶貧開發,巴中不僅解決貧困群眾的溫飽問題,也注重生活品質的綜合提升,住上好房子,也要過上好生活。除有針對性地解決路、水、電、環境等突出問題,巴中也著力構建上學、就醫、娛樂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聚居點、集中供水點、村小教學點,配建便民服務、農民培訓、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連片扶貧開發,讓巴中越來越多的山村變了樣,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摘掉“窮帽”。

  [探索]

  “1+6”模式趟出扶貧新路子

  山鄉緣何巨變?巴中通過點上示範和面上推進相結合,探索出“1+6”扶貧開發新模式。

  巴中扶貧之難,難在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貧困發生率高。為了從根本上破解扶貧攻堅難題,巴中主動求變,打破縣、鄉、村行政界限,將全市農村連片規劃為100個扶貧開發區,一片一片的規劃、一片一片推進。“在每個片區內實施‘1+6’組團式扶貧開發,是目前連片扶貧工作的具體抓手。”巴中市有關負責人介紹,“1+6”即堅持政府主導,以“1”個服務型基層組織建設為核心,同步推進以巴山新居、鄉村道路、産業發展、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和生態建設為重點的“6”大扶貧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實現建一片、成一片,發展一片、致富一片。”在大刀闊斧地推進下,這一目標在大巴山廣泛實現。

  [提質]

  精準扶貧斬斷“窮根”

  推進扶貧開發,最終還要落實到貧困群眾這一個個“點”上。連片扶貧改善了生産和發展環境,脫貧致富關鍵還要進村入戶精準實施。“因戶施策,要為每戶貧困戶找到適合的脫貧發展路子。”巴中市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王偉介紹,2014年,巴中通過嚴明紀律、嚴格程式、嚴把政策,精準識別出貧困村699個、54.4萬人,並建檔立卡精準管理。同時,巴中充分發揮“1”個服務型基層組織的作用,組建駐村工作隊808個、選派駐村幹部2602人、落實幫戶黨員幹部32568名,因村因戶編制三年脫貧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在貧困戶住房改造、長中短産業項目、技術培訓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扶貧取得實效,必須斬斷“窮根”,巴中對準産業發展鋪就致富路。近年來,巴中實施茶葉“雙百”工程、核桃“雙百”工程、“巴藥行動計劃”等,發展現代農業,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關公鄉西南村村民在政府幫扶下發展生態葡萄産業,有村民僅此一項每年就多收入6萬餘元。

  據統計,2010年底,巴中市還有貧困人口87.1萬人,到了2013年底,下降為54.4萬人。2014年,再減少11.3萬人。全域扶貧,連片開發,精準實施,巴中貧困群眾正信心滿懷奔向小康。

  改有所成巴中新發展萬多戶各類市場主體

  新發展各類市場主體12957戶、頒發特色産業所有權證44本、融資3400萬元、完成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19.4億元……2014年,巴中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進,改有所成。

  在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巴中全面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從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等15個方面進行改革,將117項前置審批項目改為後置審批,去年新發展各類市場主體12957戶、註冊資本123.17億元,同比增長24%、165%,其中新登記實繳改認繳公司制企業1265戶、註冊資(本)金達62.86億元,同比增長108%、130%。同時,巴中在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

  在深化農村改革上,巴中加快“八權一股”確權頒證。截至目前,巴中林權確權頒證已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截至去年底完成95%。積極探索農村小型水利産權改革,完成確權頒證7460處,頒證率達41%。巴中還大膽創新特色産權改革,引導鼓勵業主自願申請辦理農業特色産業所有權和特色産業基地用益物權證,已頒發特色産業所有權證44本,比去年新增39本,融資3400萬元。同時,巴中逐步完善産權流轉交易體系,聯網建立市、縣(區)、鄉(鎮)“三級”流轉交易網路,並組建或引進仲介評估、融資擔保機構15個,出臺林地、承包地等産權交易指導價格目錄。截至去年底,全市規範流轉耕地50.3萬畝、林地68.2萬畝,林權抵押貸款融資4.08億元;流轉水利工程産權13510處,年流轉收益1070萬元。

  此外,巴中還在探索創新産權流轉交易模式、培育各類經營主體、深入實施巴山新居建設等方面進行有益嘗試。值得注意的是,巴中首推的農村廉租房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去年建成農村廉租房1432套。

  作為後發展地區,巴中注重創新驅動,積極推進科技和金融創新體制改革。去年,巴中從企業、人才、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智慧財産權等方面深化改革,形成了1+9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4家企業被新認定為國家高新科技技術企業,省級創新型企業達到41家,培育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61家,完成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19.4億元。

  在金融創新體制改革方面,巴中鼓勵涉農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大力推進小微企業直接融資,進一步規範銀行、仲介收費,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據悉,巴中全面深化改革,注重統籌安排,強化整體部署。在社會治理體制改革、文化教育衛生體制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務實有效的探索。2015年,巴中將緊密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務求實效,力爭在農村産權制度改革、行政審批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成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