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評:今年大閱兵重特色或甚于重規模

  • 發佈時間:2015-01-28 07:11: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一些媒體傳出消息,中國將在今年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舉行大閱兵。到昨天為止尚無中國官方機構出面證實這一消息,但也沒有官員出面否認該消息。

  中國網際網路站昨天紛紛轉引《人民日報》客戶端的一篇署名文章,冠以“官媒首次確認中國今年大閱兵”的標題。後又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有些含糊的談話,突出“外交部回應反法西斯紀念日大閱兵”。這是中國網際網路媒體的一種戰術,即把一件事迅速炒熱,“逼”官方正式錶態。

  這種情況下如果官方仍不否認消息,通常就是真的了。

  那麼從現在到正式舉行閱兵,還有七個月零幾天。眾所週知,中國十年一次的國慶大閱兵都要提前一年多開始準備,七個多月的時間對搞同等規模的大閱兵來説顯然短了些。這個客觀條件預示了,反法西斯大閱兵的規模很可能小于國慶大閱兵。

  但這或許不是問題。反法西斯大閱兵一旦舉行,必將廣受國內外關注和歡迎。它的發生理由很充分,內可凝聚中國社會,重溫勝利的驕傲和面向未來的警醒;外可團結當年反法西斯國家,共同鞏固那場戰爭的正面成果,穩定延續至今的戰後格局。

  反法西斯閱兵在歐洲搞得最多,它們的特點是舉行目的很明確,注重特色甚于注重規模,還熱衷國際性,積極邀請外國領導人參與。

  全世界的大國裏,閱兵舉行最多的是俄羅斯和法國。蘇聯時代每年有兩次閱兵,一次是十月革命節閱兵,也就是國慶閱兵。另一次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閱兵,也就是反法西斯勝利日閱兵。其中的國慶閱兵除了有各士兵方隊受閱,它還是蘇聯先進武器的亮相舞臺,是蘇聯國防力量最高威懾力的象徵。蘇聯反法西斯閱兵每次都有老兵方隊,傳遞著勝利者厚重的歷史記憶。

  中國已形成了每十年一次國慶大閱兵的慣例。如果也十年搞一次反法西斯戰爭暨抗日戰爭勝利閱兵的話,就將形成每十年兩次閱兵的格局。

  未來會不會是這樣,要由時間作出回答。但安排好今年的反法西斯大閱兵,使它呈現出與國慶大閱兵不同的特色,看來很有必要。

  首先,反法西斯大閱兵無需與國慶大閱兵比規模,它應圍繞其特殊含義設計形式和內容,決定參加的人員和武器陣容。9月3日已是全國法定節日,但不是法定休假日,這一天的閱兵有必要更突出抗日勝利的紀念意義和反法西斯的專題性,更注重營造國內外的團結。

  國慶大閱兵仍應保持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力量“總展示”的隆重和權威,它的任務首先是讓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了解這個東方大國的軍事實力本身。而反法西斯大閱兵更應重在宣示中國武裝力量與捍衛世界和平之間的關係,從意圖和使命的角度幫國際社會理解中國國防,搞懂它的來龍去脈。

  如果今年9月3日得以實現紀念反法西斯暨抗日戰爭勝利的大閱兵,對國內外都將産生觸動。圍繞它的設計創新空間很大,它最終呈現的樣子和將形成的影響都很令人期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