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金玉米為何賣不出“黃金價”

  • 發佈時間:2015-01-28 05:52: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米增産卻沒有帶來農民增收,這是為什麼呢?寒冬時節,記者走進素有“中國玉米之鄉”美譽的吉林省公主嶺市,探尋黃金玉米賣不上“黃金價”的緣由

  在中國玉米之鄉——吉林省公主嶺市陶家屯糧庫大門口,記者看到,在一輛紅色的售糧車前,一位農民搓著手在焦急地等待售糧。他是劉房子鎮紅喜河村的馬德俊。馬德俊告訴記者,他去年種了300多畝玉米,在自己的精心打理下,玉米産量高於上年,而收入卻沒有增加多少。

  記者調查發現,這一情況在附近多個鄉鎮非常普遍。黃金玉米為何賣不出“黃金價”?

  玉米遭遇市場“寒流”

  一位糧食專家告訴記者,當前,玉米市場行情正遭遇嚴重的“寒流”。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滑入下跌通道,國內玉米市場因為連續多年增産,處於玉米連續增産和消費需求持續下降同步出現,産需走勢逆向而行,階段性過剩特徵十分明顯,玉米出現高産量、高收購量,高庫存量“三高”疊加。

  為了保護農民種植收益,去年11月以來,我國在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和遼寧4省區實行玉米臨儲政策,玉米價格與2013年持平。然而,在玉米托市收購價格支撐下,國內玉米價格長期維持高位,國內外玉米價格倒挂嚴重,導致玉米以及玉米替代品種大幅度進口,加劇了玉米産大於需的矛盾。

  與此同時,國內玉米生産成本不斷提高,農民種植收益逐年下降,單純依靠敞開收購、提高托市收購價格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空間越來越小、效應越來越弱。“現在經濟形勢不太好,玉米價格上不去,有了玉米臨儲政策,才有了現在這個價格,而人力成本、租地成本等種地成本不斷上升,大大抵消了玉米增産帶來的種植收益。”公主嶺市陶家屯同輝合作社理事長孫忠輝説。

  提高收購門檻倒逼減糧耗

  今年玉米臨儲收購沒有提高收購價格,卻提高了收購標準。按照今年的臨儲政策,玉米生霉粒超過2%至3%,扣價1%,相當於每噸玉米扣價20多元;生霉粒超過3%至4%,扣價3%,相當於每噸玉米扣價60多元;生霉粒超過4%至5%,扣價6%,相當於每噸玉米扣價120多元。

  “農民重視生産,輕視産後科學管理,儲糧方式落後是造成玉米生霉的深層次原因。提高收購標準,可以倒逼農民實行科學儲糧,減少糧食損耗。”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據了解,現在吉林省80%以上的農戶改變了“地趴糧”的儲藏方式,採用科學儲糧倉、棧子、簍子,實現了玉米離地離墻通風的立體儲藏。

  發展精深加工是出路

  公主嶺市是典型的産糧大縣、財政窮縣,玉米連年豐收,政策性庫存連年“滾雪球”,這讓財政原本緊張的公主嶺市背負著越來越沉重的收儲壓力。

  “公主嶺市玉米要賣個好價錢,經濟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從玉米産業本身找出路,要把玉米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吉林省公主嶺市委書記王子聯告訴記者。

  公主嶺市玉米深加工業一直比較發達。當地的兩家玉米深加工龍頭企業——中糧生化能源(公主嶺)有限公司和黃龍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如果開足馬力生産,每年可以消化公主嶺市玉米産量的一半。由於經濟不景氣,現在這兩家企業基本處於半停産狀態。這也是導致公主嶺市玉米庫存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主嶺市委副書記梅麗娜認為,玉米産業發展空間很大,很多産品還沒有得到開發。目前,公主嶺市正在規劃建設航太育種基地、展示基地和銷售基地,建設全國最大的玉米種子集散基地和物流基地,把公主嶺市打造成中國的玉米種業“矽谷”。如果這些規劃變為現實,公主嶺市玉米産業將有望徹底走出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