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吉林省:濕地保護好 飛鳥常來到

  • 發佈時間:2014-08-26 07:35:04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秋八月的吉林省莫莫格濕地保護區,葦葉接天,波光粼粼,保護區繁育的丹頂鶴在水澤間舒喉高歌,遊人暢遊其間,不時舉起相機留影。

  “濕地保護得好不好就看水鳥,再過一個多月,這裡還將迎來3400多只從西伯利亞東北部遠道而來的白鶴。”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殷貴説。近年來,隨著吉林西北部濕地自然狀況的改善,春秋兩季到此地停歇的白鶴數量從2005年濕地生態退化期的800余只增加到近4000隻,幾乎是世界上全部種群數量的白鶴,這一變化折射出吉林省通過引水保濕、退耕還濕、生態移民等方式,在濕地恢復和保護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水利先行,實現河湖連通

  據吉林省林業廳統計,目前,吉林省濕地面積已達172.8萬公頃,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9.2%,建有濕地自然保護區22個,建立濕地公園19個。“以前的濕地可沒如今這麼多,這麼好。”在全國七大濕地之一的向海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管理局林寶慶望著蓄水充沛的水庫回憶,“2000年前後,向海自然保護區濕地面積銳減,來此經停的白鶴、丹頂鶴、大鴇等鳥類數量也大幅減少”。

  為遏制濕地萎縮退化的趨勢,吉林省一方面利用國家政策爭取濕地保護恢復工程項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引入社會資本加快濕地保護和恢復。經過數年的經營調整,全省濕地面積萎縮和功能退化的趨勢逐步得到緩解。

  吉林省林業廳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劉壯介紹,向海的和諧美景受益於“濕地生態補水長效機制”。針對吉林省西部地區大部分年份乾旱少雨、濕地週期性缺水嚴重等狀況,吉林省先後借助“引霍入向”“引嫩入莫”“引洮入向”等河湖連通重點引水工程,充分利用汛期豐沛的水資源實施有效補水,已累計為向海、莫莫格等重要濕地補水6億余立方米,恢復濕地近4萬公頃。

  造林退耕還濕,推進生態移民

  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是吉林省濕地保護的重鎮,全市濕地面積近70萬公頃,佔全省濕地面積的約40%。近年來,除引水水利工程,吉林省白城市還加強植樹造林,推進河湖連通工程,使得濕地調蓄平衡功能大大增強。

  從前,曾有民謠這樣描述白城:“一到洮南府,就吃二兩土,白天吃不夠,晚上還得補”。如今,惡劣的風沙狀況已得到極大緩解。白城市市長安桂武介紹,僅最近5年,白城市就造林200萬畝,禁牧休牧面積達到1273萬畝,同時加強了對鹽鹼地的治理。目前,白城市境內的荒漠化土地面積,已由2009年前的1596.4萬畝減少到如今的1042萬畝,形成了利於農牧業生産和城市生活的綠色生態屏障。

  此外,生態移民工程也是近年吉林省推進濕地保護的重要抓手。在長春北湖濕地公園、凈月濕地公園等地順利進行的生態移民示範工程,有效減輕了濕地保護的壓力。2014年初,吉林省又著手實施了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生態移民方案。

  開發濕地生態經濟,鶴鄉聲名鵲起

  每天上午放飛丹頂鶴的時間,也是向海保護區鶴類繁育基地遊客最多的時間,丹頂鶴展翅飛翔的美景引來陣陣驚嘆。向海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公司經理李小平説:“保護區每年通過濕地觀光旅遊産業收入近200萬元,這筆收入會全部投入到濕地動植物保護工作之中。向海繁育的丹頂鶴數量從2009年的70隻發展到如今的130隻,每年都野化放飛5對丹頂鶴,放飛的丹頂鶴在鄱陽湖等地都有發現。”

  如今,白城濕地旅遊的人數年均逾230萬人,濕地生態農業蓬勃發展。在莫莫格自然保護區烏蘭召村,村民王立新今年承包了2000畝葦田養蟹,投放了8000斤蟹苗,“我養的蟹是純天然的,葦田上面長蘆葦,下面産蟹,蟹和蘆葦都能賺錢”。

  據了解,莫莫格鄉正在致力於打造萬畝荷花苑,大力推廣葦—魚(蟹)—稻複合生態模式。向海和莫莫格濕地立足水源優勢發展生態漁業,向海水庫、興隆水庫等漁業基地的每年出魚量都能達到幾十萬公斤。(記者曾毅特約記者任爽通訊員駱文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