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稅務專家為啥老挨罵?

  • 發佈時間:2015-01-28 02:33:27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孫春祥

  成品油批發價格日前進一步降低,這已經是本輪油價調整以來的“13連降”,大多數有車一族對這類新聞喜聞樂見。更值得高興的是,財政部這次沒有同時宣佈上調成品油消費稅。不然的話,每升油裏又會多兩毛錢的稅了。

  “以後去加油站裏不要説加多少錢的油,要説加多少錢的稅。”自前兩次成品油消費稅提高之後,網路上就流傳著這樣的段子。很顯然,公眾對於國家有關部門這樣隨意的上調日常消耗品的稅率是非常反對的。誰也不知道稅率上調的上限在哪,公眾只有在每次油價下跌的時候祈禱,希望有關部門“開開恩”。

  有人質疑財稅部門上調消費稅的合法性,但經過媒體向學術專家的求證,合法性是沒有問題的。有據可查的是,全國人大此前曾對國務院有過授權,可以對消費稅的稅率進行調整。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又是在國務院的授權下執行稅率調整,程式上也沒問題。

  實事求是本是專家教授的本職,但從網路輿情來看,公眾似乎對稅務專家們的答案並不滿意,新聞跟帖不少都是情緒性的宣泄。筆者日前恰好參加了一個小範圍的稅務研討會,其間有個專家就是被訪者,他向同行們發牢騷,“我不只是説了具有合法性,還説了不具有正當性,但人們只關注前面一句,而沒有關注後面一句。”

  “你想又從人家口袋裏掏錢,又讓人心裏舒服,這是不可能的。”以這個話題為由,專家們你一言我一語,大倒苦水。有人説,“國家在營改增上一年減稅近兩千億,前段時間還一口氣取消了幾個消費稅稅目,老百姓大多不知道這些事。”

  稅務專家為啥總挨罵?説到這裡,也許有些人就能理解了。因為任何人都不願意被徵稅,這是人性。但在制度設計上,其實可以不讓人那麼反感。如果有些稅不總調來調去,在稅收法定的原則下給出一個固定的徵稅辦法,相信百姓也能接受。畢竟大氣污染和霧霾是百姓看得見的,通過價格杠桿的作用可以減少一些排放,是可以接受的。但這種接受,需要在嚴肅的法治權威下實現,切不可強壓。否則,廣泛的共識就有可能被破壞,鬧得適得其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