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水回用,水到渠成需引導

  • 發佈時間:2015-01-27 07:34:0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京首個大型中水回用項目18日投入使用。8公里長的中水管道從污水廠直通北十里長溝東支河道,這條歷經多次整治的河道有望告別黑臭現象。但總體看,中水回用,還不能像河道裏的水那樣流得暢快。目前,南京乃至我省尚無中水回用定價標準或指導原則,中水回用規劃還未出臺。中水回用,亟待政府引導,推動中水市場儘快形成。

  萬噸中水,沖洗“黑臭河”

  北十里長溝東支,去年上了全省“黑臭河”名單。24日下午,記者在這條河的上游——三元池河段看到,河流黑臭已不明顯。河堤邊,一個直徑近1米的水管正往河道噴射水柱,這正是從南京鐵北污水廠出來的中水。在水流的驅動下,河水緩緩流動。河岸窨井蓋上寫著“再生水”三個鮮紅的大字。

  鐵北污水廠中水回用項目經理宋永利介紹,北十里長溝上下游落差高達20多米,河道儲水難,曾多次出現兩岸企業偷排、污染河道現象。引入中水,河道流動,有助於解決污染。這條中水回用管道從鐵北污水廠出來,三穿鐵路,管道建設投資近8000萬元。從18日中水回用啟動以來,每天放水4個多小時,一天沖洗河道的水量在1萬噸左右。

  在鐵北污水廠,紫外消毒渠是污水處理最後一道環節,記者見到渠裏的水清澈見底,打一桶上來,無味無色。鐵北污水廠原先處理能力是5萬噸/日,出水水質標準是一級B。提標擴建後,處理能力提高到10萬噸/日,出水水質為一級A,接近五類地表水,達到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沒有定價,就沒有市場

  根據《南京沿江城鎮污水處理規劃》及“十二五”水污染減排計劃,南京今年將完成建設13座污水處理廠,如今大部分已接近完工。這些新建污水廠投用後,一天總出水量為八九十萬噸,出水水質達一級A標準,都可回用。但回用面臨的首個難題是價格,南京還未形成中水回用的價格機制。

  宋永利介紹,鐵北污水廠提標後,處理成本從每噸水三四毛錢增至七八毛錢,此外,另需加壓輸送,兩台加壓泵開一小時,電費就要400元。沖洗河道的中水,定價多少,南京尚無明確批准,根據當初立項政策,可通過市、區兩級財政統籌買單。

  鐵北污水廠提標擴建和北十里長溝河道整治均由南京市城建集團實施,回用管道和河道截污管同時鋪設,污水廠投用就補水,此項回用工程推進較快。

  目前,這條回用管道暫時只能用於河道景觀補水,但由於尚無其他需求,未配套安裝綠栓。綠栓是類似于消防栓的供水設施,由於輸送中水,所以採用區別於自來水的綠色塗料,可隨時接入,用於綠化、道路灑水等市政管養。“誰付費、怎麼付、誰巡查,這些問題都沒明確,所以,綠栓就裝不起來。”宋永利説。

  南京即將投用的另一中水回用項目來自麒麟科創園。一條9公里長的中水回用管道將城東污水廠的出水送往麒麟科創園,用於園區市政所需。管道建設由科創園投入,今後以水費抵扣,管道産權歸建設方。麒麟科創園是政府打造的低碳生態園區,對淡水資源的利用和水迴圈用水有相關要求。而江寧開發區等開發園區中水工程也將投用,但這些項目供水方和使用方是同一主體,不涉及價格問題。

  記者從南京市城建集團得知,南京主城日均處理污水164萬噸,實際處理接近130萬噸,若滿負荷運轉,一級A的出水能達70萬噸,但由於缺乏市場機制,目前中水利用幾乎都是政府主導,用於解決河道景觀水質,還是公益性行為。南京市供節水處處長金勇軍認為,發展中水回用,要先解決三個問題:定價機制、激勵政策和科學規劃。

  生態補水,中水大有可為

  南京玄武湖可謂是城區河道的心臟,上元門和大橋兩座水廠一天輸送至玄武湖的補水量達28萬噸,維持玄武湖水質長年達地表四類水以上,然後注入內秦淮河、金川河流入長江。記者從水廠了解到,玄武湖的補水並非自來水,長江水經沉澱等簡單處理後,達到地表三類水標準,每噸成本大概在三四毛錢。按現在的污水處理廠最高一級A出水標準,還不適合直接用中水補充玄武湖等湖泊類水體。

  2012年以來,我省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劃定各市用水總量控制紅線,南京一年的配額是45億噸。2013年,南京用水總量為42億多噸,還有較大節水空間。南京市城建集團工程部部長常紅晨介紹,南京過境水資源豐沛,但存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分佈不均,目前主城區河道存在不同程度的黑臭現象,亟待在控源截污的同時,用引水補源的手段實現“水清岸綠,生態宜居”。另外,用於澆灑道路、綠化植物等市政園林綠化用水量也很大,目前絕大部分取自城市自來水供水管網,其實這部分用水對水質要求不高,提標後的污水廠出水基本能滿足。

  國內對提高城鎮污水處理標準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污水廠提標處理是大勢所趨,中水總量將保持持續增長勢頭。南京物價部門正牽頭核算中水處理費和運營價格成本,住建部門則牽頭制訂中水回用規劃。價格有吸引力、規劃又明晰,讓供需雙方多贏,中水市場將“水到渠成”。

  本報記者 顏 芳

  延伸閱讀 >>>

  何為中水回用? 利用再生水意義何在?

  “中水”起名于日本,“中水”的定義有多種解釋,在污水工程方面稱為“再生水”,工廠方面稱為“回用水”,一般以水質作為區分的標誌。

  它的水質介於污水和自來水之間,是城市污水、廢水經凈化處理後達到國家標準,能在一定範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可用於城市景觀和百姓生活的諸多方面。在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廁所沖洗、園林和農田灌溉、道路保潔、洗車、城市噴泉、冷卻設備補充用水等,都大量地使用中水,因此中水又被稱為“城市的第二水源”。我國是水資源匱乏的國家,但目前中水利用還處於起步階段,我國2008年奧運場館全部採用了中水回用系統,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100%。據有關資料顯示,每日使用一萬噸的回用水,相當於建設一座400萬噸的水庫,因此,中水利用是實現污水資源化的有效途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