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草原,雪原,我們的家

  • 發佈時間:2015-01-27 04:42:0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新年伊始,記者遠端採訪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冬季旅遊。電話那頭,旗宣傳部副部長賈曉東語調興奮:“冬季旅遊儘管還是我們的瓶頸,但現在開始突破了。”隨著北京和張家口聯合申辦冬季奧運會的進程,國人對冰雪世界的熱情越來越高。陽光下的皚皚雪原,晶瑩剔透的冰淩松枝,雪地上的駝群、馬群,身著民族盛裝牧民的笑臉,仿佛把人帶入銀色仙境——“鄂溫克冬季旅遊”、“呼倫貝爾冬季旅遊”令人心馳神往。

  2014年夏天記者第一次到呼倫貝爾作入村採訪。那裏,可能是中國最大的“村”,它擁有可利用土地面積68萬畝,有山丘,有河流,有草場,人口僅720多人。那裏的地名很長,叫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錫尼河西蘇木巴彥胡碩嘎查。讀者只需記住“嘎查”是“村”的意思,它的名字叫巴彥胡碩,坐落在遼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

  這片美麗富饒的大草原,千百年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生態屏障和自然瑰寶。巴彥胡碩嘎查是布裏亞特蒙古族聚居的純牧業嘎查,緊靠公路幹線。優越的地理位置推動著這裡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也把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關係的課題擺在前面。2013年這裡成為呼倫貝爾市牧區改革試點嘎查後,依照“民生與生態共進、美麗與發展雙贏”的理念,走出一條建設人居旅遊勝地及現代羊肉發展基地相結合的致富路。

  接受採訪的村委會主任朝勒門一邊回答記者的提問,一邊照應著候在門外的藝術家。次日,首屆巴彥胡碩牧民文化藝術節在這裡開幕。這次盛會上,有精彩的演出,也有賽馬、賽羊、射箭等傳統賽事,加之搭建蒙古包比賽、布裏亞特服飾比賽等新穎的活動。

  根據規劃,村裏將部分牧戶向公路邊遷移,接通水電設施,蓋起40座新農舍,開展“牧家樂”旅遊。房子是民族風格,為保護環境,旁邊不遠有垃圾集裝箱,地下有管道,污水集中入池,由清潔車運走。

  我們走進18號農舍,門口牌子上寫著“布裏亞特家庭遊18號索德家”。農舍內整潔舒適,傢具是歐式風格。吉瑪畢業于海拉爾大學,學的是法律,在政府號召和優惠政策扶持下,回家創業。她説,布裏亞特部落許多習俗與俄羅斯接近,她家有不少親戚住在俄羅斯的烏蘭烏德市。家庭遊開辦以來,每天都有四五十人的遊客。

  但吉瑪並不滿足,她希望最好是把冬季旅遊開展起來。要做的項目是馬爬犁、騎駱駝、滑雪等。記者想起在市裏和旗裏採訪時,常聽各級領導講的一句話:如何把呼倫貝爾的冬季旅遊惹火,這是個大課題。呼倫貝爾有7個月的冬季,銀裝素裹的綠色凈土,是寶貴的“冷”資源。近年,發掘冬季旅遊的腳步已經邁開。

  遠端採訪後記者得知,就在夏天採訪過的錫尼河西蘇木(“蘇木”是鄉鎮的意思),前不久舉辦了一次冬季牧戶遊暨攝影之家掛牌活動,當時,好力寶嘎查的達西達瓦家周圍人頭攢動,往年寧靜的雪原,如今熱氣騰騰。牧民在雪地上表演的套馬、馴馬,摔跤手錶演的雪地博克等,吸引著現場記者和旅行社工作人員的鏡頭。祭祀巴彥胡碩敖包等活動,也頗具民族特色。這,僅僅是呼倫貝爾冬季旅遊活動的一個小側面。呼倫貝爾市旅遊局副局長包玉祥説,牧戶遊是鄂溫克旗旅遊産業的亮點與特色,加快推進冬季牧戶遊,有利於進一步調整旅遊産業結構。他預祝牧戶遊紅紅火火,為打造鄂溫克旗“全季節”旅遊目的地奠定基礎。

  據悉,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祖國正北方銀冬內蒙古”旅遊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呼倫貝爾市旅遊局制定了冬季旅遊活動方案,明確以原生態冰雪、多種民俗風情和國際化為特色,開展冬季旅遊精品線路及産品推介,其中以布裏亞特蒙古族牧戶體驗遊為重點,包括觀看小型冬季那達慕,品嘗特色風味餐,體驗牧民日常生活用具,參與戶外競技體育活動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