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讓改革紅利惠及民生
- 發佈時間:2015-01-26 19:05: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武漢1月26日電(記者梁相斌、皮曙初、徐海波)2014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000公里,武漢新港集裝箱吞吐首破百萬標箱,進出口逆勢創出400億美元新高,碳排放交易量破千萬噸領跑全國……“綠色決定生死,市場決定取捨,民生決定目的。”湖北省以綠色、市場、民生作為全省工作的“三維綱要”,讓改革紅利走到“最後一公里”,讓改革動力走進老百姓心坎。
綠色決定生死 生態紅利釋放轉型活力
“綠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銀山。我們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和當代人的‘所謂富足’。”湖北省委省政府強調,綠色發展不僅僅是發展快慢的問題,而且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地處鄂西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曾經為巍峨大山的阻礙而困擾,如今綠色已成為發展的最大優勢,被網友票選為“中國最佳洗肺城市”之一。以旅遊業為代表的第三産業全面超越第二産業,支撐全州GDP近些年年均10%左右的增速。“美麗的山水和良好的生態,就是我們的工廠和産品。”恩施州委書記王海濤自豪地説。
綠色決定生死是轉型升級的基本內涵。湖北加快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森林生態效益動態補償等10項改革,壓縮過剩産能,摒棄拼資源、拼消耗、粗放式發展方式。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張杲説,作為中部唯一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湖北碳排放2014年總成交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成為僅次於歐洲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市場決定取捨 開放和創新“雙輪”驅動發展
去年12月23日,湖北省學習借鑒上海自貿區經驗第二批先行先試創新事項發佈,在行政審批、科技創新、金融市場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此前,湖北已在全國率先確定市縣級政府行政審批通用目錄,在東湖高新區等5個區域率先推出“四證聯辦”“先照後證”等40余項改革,探索創新與開放“雙輪”驅動發展路徑。
湖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李樂成説,市場會根據湖北自身的優勢和短板,用創新和開放“兩條腿”走路,政府把市場、企業、社會的權力還給他們,營造市場環境和健全市場體系。
在成為全國行政審批最少省份之一的基礎上,去年湖北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又取消下放89項。率先出臺條例授予高校、院所研發團隊成果使用權、經營權和處置權。啟動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省內8000余家企業實現“全省通”。
市場化改革效果初步呈現。2014年,湖北民間投資活力加快釋放,平均每天新增企業2200多個,境外世界500強企業新增15家,民間投資佔全社會投資比重達到70%。
?民生決定目的 使人民共用改革成果
綠色保證發展,市場促進發展,根本是為了民生持續改善。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必須堅持民評民説是標準、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聲是依據、民願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標、民苦民痛是失職的“六民要旨”,念好“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八字經。
“白雲深處是我家,白雲人家美如畫……”這是襄陽市尹集白雲人家社區廣為傳唱的一首歌曲。這個社區依託萬畝園林項目“中華紫薇園”而建,安置周邊6個村組496戶人家。村民全員就業拿“薪金”,土地流轉得“租金”,股份合作分“股金”,自主創業掙“現金”。農民上樓,收入也“上樓”。
蒲Х⒄溝暮誦氖且勻宋本,衡量發展水準高低,首先是要看人民群眾從發展中是否受益。湖北大力發展民生GDP,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危房改造、扶貧開發、社區養老等惠民工程力度加大,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取得新成效。統計顯示,2014年湖北公共財政支出用於民生的比重達到74.3%。